安利萍
(新疆阿圖什市第一小學 新疆 阿圖什 845350)
在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中,其主要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在此階段中,習作教學的內容與其他階段的內容有所不同,更加重視對學生視野的拓展,培養學生以不同的視角積累習作素材,引導學生以寫作的方式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所見所聞進行記錄,為此教師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為,不斷創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習作的興趣,并培養學生掌握良好的習作習慣,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對于中段學生來說,大部分都存在畏懼寫作的心理,很多學生為了能夠取得良好的習作成績,會采用一些套話進行習作,或者是按照網絡上的內容進行抄襲,絲毫沒有投入真情實感。為此,教師要從引導學生將真實情感運用到習作中為入手點,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讓學生更好的投入的習作中。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教師在講授“我的動物朋友”習作課時,可以嘗試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現在很多家庭中都會養貓狗作為寵物,及時學生家里沒有,鄰居家也會有,教授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先向學生介紹自己家里面的寵物,筆者在上課伊始,以聊天的形式跟學生說:“老師家里有兩只加菲貓,老大特別能吃能睡,是只性格憨厚的肥貓,老二吃得少愛玩好動,膽子特別小,十分聰明。同學們家里都養些什么寵物???他們有什么特點呢?”如此一來,學生們立刻興奮起來,搶著要向大家介紹自己家養的寵物,還有些學生會向大家接受鄰居家里的寵物。此時,教師可以引入習作內容,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交流自己的動物朋友,將它們的特點說清楚,并說說自己對他們的感性,然后將這些內容寫出來。通過這樣的生活情境,可以有效的調動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效率[1]。
小學中段學生的習作中很少有精彩的詞語出現,這與教師的引導有一定的關系,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梢宰寣W生通過課文背誦等方式掌握一些優美的詞語與句子,讓學生在生活中留心捕捉一些成語、諺語等用于日后的習作中。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人手準備一個專門用于記錄摘抄的筆記本,收集一些好詞佳句、經典詩詞等。如此一來,通過日積月累的沉淀,學生在習作時,學生可以輕松的運用合適的詞語與優美的語句,不用在為沒有習作素材而擔憂。
對于正處在成長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想象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挖掘出學生的創新潛能。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教師在講授《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通過閱讀課文,學生能夠想象到在寒冷的冬夜,被凍得瑟瑟發抖的小女孩赤著腳站在馬路上,從一顆顆燃燒的火柴中看到溫暖的場景,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為這個故事寫續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可以建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具有創造性與想象性的童話、神話等。讓學生在閱讀后嘗試寫續寫,為學生搭建寫作的平臺,供學生在寫作中展開想象的翅膀[2]。
在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力的培養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有耐心的循序漸進進行,在訓練學生觀察能力的時候,可以指導學生習作觀察日記??梢詫σ患锲?、一種小動物或者是一處風景進行描寫,筆者所在班級中有一位女同學將長發剪為了短發,筆者讓她到講臺前面來,大家都能夠看出她剪頭發了,但是讓大家嘗試細致的觀察,將她的樣子形象具體地說出來,大家都認真的觀察者她,有部分同學還不時的用筆做些記錄,從而有效的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生活中有很多能夠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之處,通過培養學生的細致觀察能力,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刻畫能力,進而豐富學生的習作內容,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3]。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是培養小學生習作能力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中,由于學生的語文能力與表達能力都有待提升,因此難免會對習作感到厭倦反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要充分的激發學生對習作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積累習作素材的好習慣,為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打好基礎,同時,通過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真細致的觀察,使得學生的習作內容更加為豐富立體,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為學生日后的作文學習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