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云干
(廣西河池南丹縣吾隘鎮獨田小學 廣西 河池 547211)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通過新時期閱讀的教學,能培養小學生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讓他們養成自主閱讀的意識和習慣。閱讀的環節不同于其他學習內容。為了讓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自主、自覺地感受其中的文化知識,全身心地投入閱讀題材,我們教師要做好本職教學工作,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閱讀教學,讓他們自由、隨性地選擇閱讀題材,增加學生課內外的知識量。
閱讀情境的創設,對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激發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教師要根據實際閱讀內容為學生創設游戲情境、角色扮演情境等,利用好多媒體及道具使學生在閱讀情境中感受真實的文本。教師也可根據閱讀材料進行搭配音樂,以使學生快速進入閱讀情境中,增強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古詩詞等對學生來說,相對抽象,且難以理解,教師可以搜集與古詩相關的現代素材,制作成小視頻,使學生在情境中加強對古詩的了解。如《呼風喚雨的世紀》主要講述的是二十世紀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科技發展前人們居住的小平房、外出使用的馬車或自行車等交通工具的等圖片,再為學生展示科技發展后人們的居住的高樓、外出時使用的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讓學生通過發展前后圖片的對比,感受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后思考:一直這樣發展下去的話,以后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
傳統的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一般采用口授法+板書這種固定的教學模式開展閱讀教學,學生在課堂的積極性和活躍性不高,使得課堂的閱讀教學沒有生機和活力,需要語文教師進一步的改進和優化閱讀教學模式,以不斷的提升課堂閱讀教學的效果。例如,在閱讀學習《秋天的懷念》文章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自讀+閱讀討論+教師講授的模式進行閱讀教學。其一,自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讀全文,并對影響閱讀的生字、生詞進行查閱了解,同時概括出該篇文章主要講述的內容,對文章有一個大致的理解和感知。其二,閱讀討論。語文教師可以設計閱讀討論的任務,如了解作者為什么懷念秋天;對文章進行有效的層次劃分;知道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等等,讓學生3~6人為一組對這些具有概括性、指引性和啟發性的學習任務進行閱讀討論,并一起分享閱讀感受,進一步的加深對《秋天的懷念》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認知。最后,語文教師可以借助PPT課件或者微課視頻對該篇文章進行再次的細致化講解,讓學生對該篇文章的生字詞、主旨思想、主要文章結構、寫作方法運用等有了較為全面和細致的認知和理解,從而不斷的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語文教學各個階段的知識教學目標都很明確。如小學語文是給學生打基礎的階段,而初中語文就會構建學生的文學思維,培養他們深刻理解文章語言美感和探究情感的能力。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內容準備過程中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選擇符合教學目標、學生需求和學生閱讀能力的閱讀內容,以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學生進一步的發展助力。其次,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深入研究教科書,挖掘潛在的知識點。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材是最好的閱讀材料,且非常符合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新課程改革后,教學大綱降低了對閱讀教學的要求,使教師有了獨立發揮的空間。因此,在文本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文本為載體,深入研究和分析學生的學情,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使學生可以科學有序地閱讀。另外,小學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審美思維。在內容選擇方面,教師要整合課外內容,從開闊學生閱讀視野等方面入手,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看到讀書多的人與讀書少的人有著明顯的區別,無論是在交流還是為人處世中,讀書多的人往往擁有著大智慧。學生處于小學階段,課不多、壓力不大,正是挖掘各種能力、培養各類興趣的最好時機。可是,時代的迅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遍化使現在的學生幾乎不利用課下時間進行閱讀,他們常常通過打游戲、刷短視頻浪費寶貴的時間。這種現象的發展已經深深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作為教師,有必要向學生布置有關閱讀的作業,以強制性手段使學生注意起閱讀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布置讓學生在課下多看書的作業,并提交閱讀報告,督促學生多涉獵群書,以達到量變產生質變的效果。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不斷地研究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進而使之能夠提高自身的閱讀教學效率。這樣一來,學生也就能夠讓自己在教師的閱讀教學活動中積累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