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輝雄
(廣西區河池市南丹縣八圩瑤族鄉下坪小學 廣西 河池 547213)
新課改的持續推進,語文教學采取枯燥刻板的教學方法,難以滿足社會飛快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教師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在建立高效語文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作用,通過不同教學方法合理應用資源,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
情境教學是我國現代化教學的一種創新實踐方法,并且在很多時候都能夠與課堂所教授的內容有著直接的聯系,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穩定有效地提升。為了在新時期的教學中實時推動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需要加強對情境教學的運用,積極創設各種教學情境,便于給予學生最為深切的語文認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比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很多學生對這樣的課文有著相當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且渴望對這份學習熱情進行實時的拓展。教師可以在這個時候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情境創設,即鼓勵學生分別扮演這個故事中的不同角色,然后進行相應的對話,進而將整個故事立體化地展現出來,一方面能夠給予學生直接的認識,另一方面能夠培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要想有效的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既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又要從教師自身著手,從密切師生之間的關系的出發。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良好的開始,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注重進行一定程度的活動拓展,這樣的活動拓展既有課堂教學方面的活動拓展,同時也需要課堂教學之外的活動的拓展。比如,教師在進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的教學時,就可以進行課堂內的活動拓展,教師可以有秩序的組織學生們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表演,教師也可以適當的參與其中,扮演諸如小女孩的奶奶等這樣的角色。教師這樣進行課內活動的拓展,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時更加積極主動,充滿熱情,課堂主體意識也更強。由此可見,密切師生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對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大有裨益。
在語文教學中,一部分教師過度強調本身的教學經驗,認為自己教授大量學生,學生都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成績和打造未來,無須實施特殊引導。還有部分教師更看重課本大綱,在完全照搬課本內容的前提下,刻板授課,課本提到的默寫生詞,需要背誦的內容都直接傳授給學生,機械化誦讀課文,之后引導學生結合編寫好的內容解答問題。如此導致在考核中,學生出現統一規范的答案,雖然的確把握了主題,但卻無法體現獨特的思路,一定程度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應盡量活躍課堂氛圍,以幽默的語調開展教學,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為學生創造自由表達思想的機會,使學生充分享受課堂,達到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荷葉圓圓》時,一些學生在美好的夏日情境中,聯想到自己最愛的葵花。教師避免束縛學生的想象力,與課本無關的知識也可以在課堂中討論,結合學生的反饋,使其更好地思考:“你認為葵花與荷葉之間有哪些必要的聯系?”“為什么喜愛葵花?”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喜好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學生比較兩者時,一般都會反復閱讀,進一步發現植物之間的差異,從而更好掌握基礎知識。同時,在描繪文章時,利用不少意境深遠的表達方法。教師聯系課文需求,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熟悉并喜愛的景物,利用新喜歡的詞語實行描繪,大量使用常見手段如比喻和排比等增加文章深度,幫助學生提高創造水平。
傳統教學方式往往是教師一言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課堂的主導者,又是課堂的主體,這實際上是與教學的目的有所出入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主體意識這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師要有效的實現這一目的,自然要從自身的教學方法著手,有效規避一言堂的教學情況,切實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具體說來,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活動教學法、拓展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尤其是互動教學法,既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密切彼此之間的關系,又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還可以根據文本內容同學生之間變換角色,讓學生進行部分內容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某種意義上說,學生在此過程之中充當了教師的角色,主體意識明顯增強。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對于推進素質教育、更新教育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重要作用。堅持創新教學,堅持主體性教學,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