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國家相關政策的鼓勵及電子商務普及程度的不斷加強,中國電商行業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網絡銷售在消費品銷售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在銷售行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2019年10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浙江義烏召開發布會,批準發布了國家標準《電子商務交易產品質量網上監測規范》。該標準既體現了監管層對電商產品質量的高度重視,也為電商產品質量監督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電子商務交易額持續走高的新形勢下,電商企業對產品檢測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由于電商產品存在交易方式虛擬化及廣告宣傳指向化的特點,且目標消費群體基本都是分散的非專業買家,其產品在滿足國家基本安全質量標準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產品標準的前提下,需要更靈活,更加貼近生活,通常更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關注消費者的基本要求
消費者基本要求對應產品基本使用屬性,通常是與消費者使用息息相關的、產品標準規定的常規檢測項目,如色牢度項目,色牢度不合格會引起產品的褪色、沾色;水洗尺寸變化率不合格會引起產品的收縮變窄或變短。常規檢測項目不合格會大大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使用滿意度,甚至會導致產品直接報廢。
(2)關注消費者的視覺要求
在現代社會,服裝服飾類產品除了要具備基本的御寒蔽體功能,消費者對產品的視覺美觀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如色差項目,一般要求主料之間≥4級,主輔料之間≥3~4級;洗后外觀項目,不允許發生輔料滲透渲染變色等影響視覺的明顯變化。
(3)關注沒有相關檢測標準,但消費者有要求的項目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與產品研發的快速更新,不可避免會出現檢測標準更新跟不上產品發展的現象,或者某些性能在產品標準中不做要求,但消費者有要求的情況,如:磨毛面料的起球、針織布掉毛、深色產品粘毛、褲子膝蓋面料鼓包變形,舒適度及柔軟度等影響消費者使用的項目。檢測機構和相關標準化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檢驗方法的開發和研究,并及時對產品標準進行制修訂,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技術指標數值選取應以實際使用為主要依據。根據產品結構、功能特性、使用群體、價格水平等特點,合理地選擇檢驗標準。指標數值不宜選取過高,也不能太低,過高會導致企業生產成本過高,過低會影響消費者的服用體驗。如FZ/T 73020—2012《針織休閑服裝》和GB/T 22849—2014《針織T恤衫》均適用于針織衫,但兩者對色牢度要求不同,GB/T 22849—2014對染色牢度的要求要明顯高于 FZ/T 73020—2012,在具體工作中可參考產品檔次定位選取。
由于電商產品存在款多量少、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信息反饋需及時的特點,產品檢測在時效上要求相對更高,需要更短的檢測周期,為其供應鏈提供有效的質量數據支撐,這就要求檢測方法在盡可能貼近消費者關注要求的基礎上,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以獲得更高效的檢測數據反饋。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消費者對于電商產品的關注從產品的豐富度、性價比,逐漸往產品質量方面轉移。產品質量成為電商平臺提高信譽、增加銷售的關鍵。因此,應以消費者和電商平臺需求為核心,結合行業特點,為其量身打造適應市場需求的服裝產品電商團體質量標準,對于目前沒有檢測方法而消費者又比較關心的檢測項目,盡快研究制定方法標準,以促進電子商務的快速高質量發展。
在近幾年的電商產品檢測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電商產品未標注執行標準編號,或標注不適用不規范,極易造成相關部門抽檢時標識不合格,或者最終成品不能滿足標準要求。因此,需要在檢測前正確選取檢驗依據。如FZ/T 14004—2014《粘膠纖維印染布》和FZ/T 81007—2012《單、夾服裝》的水洗尺寸變化率要求差異比較大,這主要是考慮產品特點而制定。粘膠纖維印染布最終用途不可能全是單、夾服裝,但是用作單、夾服裝面料的粘膠纖維印染布的水洗尺寸變化率項目必須符合FZ/T 81007—2012《單、夾服裝》的要求。單、夾服裝作為穿著正裝,不允許有太大的洗后尺寸變形,因此水洗尺寸變化率要求應采用指標較高的標準。
通過選用更簡單、更高效便捷的檢測方法,采用適合電商產業特點的標準,或通過提高實驗室的自動化水平,為電商企業提供多樣化選擇,提供優質、高效的質檢服務。例如,GB/T 5455—2014《紡織品 燃燒性能 垂直方向損毀長度、陰燃和續燃時間的測定》規定,條件B的干燥法通常檢驗周期短于條件A的調濕法,可優先選用;再例如引進近紅外光譜儀可對纖維含量進行快速分析,檢驗效率明顯優于傳統測試方法。
在電商“大數據+”的新常態下,檢驗機構可對檢測大數據進行分析、尋找規律性,發現風險點,挖掘檢驗數據更多更大的價值。例如可以對某一階段性工作完成后,向電商企業提供詳盡的數據分析報告,以幫助電商企業在質量控制上做出快速反應,選擇貨品質量穩定的供應商,促進電商產業長遠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