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服裝業作為中國近代服裝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早期的寧波服裝人以“紅幫裁縫”之名創造了“全國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套西服、第一部西服專著和第一家西服工藝學校”等多個輝煌。當今的寧波服裝人把“敢為人先、精于技藝、誠信重諾、勤奮敬業”的紅幫精神作為指引,在寧波服裝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朝著高端化、品牌化發展。
早在20世紀初期,各類紅幫裁縫店鋪就有了品牌傳播的概念,不同于早期中國服裝店鋪以口碑傳播為主的促銷政策,紅幫裁縫門店運用現代經營理念以及把握最流行的促銷策略,如引入品牌標識理念、紙質媒體的廣告促銷、富有特色的櫥窗展示等新興品牌傳播方式為紅幫裁縫店鋪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如今,新媒體的出現給服裝品牌傳播帶來了全新的契機。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信息的傳播方式不再受到時間和地區的限制,寧波的服裝品牌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在其品牌傳播運作中強化了互聯網思維,打造了紅幫文化的融媒體傳播新時代。各大服裝品牌商跳出了老舊的品牌傳播框架,結合新媒體個性化、交融化、碎片化等傳播特性,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間的各類傳播渠道和傳播平臺的互聯互通在融媒體體系中大大提高了傳播效果。
首先,業內各大品牌商和各級各行協會聚焦新媒體平臺傳播,充分利用互聯網資訊。打開各家品牌商、協會、資訊媒體的微信公眾號、品牌官網以及社交門戶賬號,可以發現除了相關的品牌理念、品牌故事、產品咨詢等內容外,其他主要內容為基于各類新媒體平臺的行業資訊、人物專訪等互聯網傳播內容,這些內容一般來自業內的相關雜志和報紙。在各個國內外服裝節、時裝周之際,與紅幫文化相關的新聞資訊數量呈現井噴之勢,作為寧波服裝品牌金字招牌的“紅幫文化”會以不同的視角出現在所有的服裝品牌商、各級各行協會、頭部新媒體頻道的新聞資訊中。
其次,各大品牌商憑借著移動互聯網及時性、互動性、碎片化等特征,打破了原先因空間問題與時間問題造成的約束,紛紛開始試水融媒體直播這一同時具備“內容+服務”特性的新興模式,依靠著新媒體技術與媒介融合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實時實地多屏多地聯動,使得品牌傳播更加高效且持續。如在2019年10月24日的寧波國際服裝節舉辦之際,各大服裝品牌求變創新,與購物社交平臺淘寶攜手策劃了一場“全國十大時尚網紅現場直播購”線上線下聯動傳播的活動,借勢淘寶平臺即時性、社交性、共享性等特征,結合當下最流行的時尚趨勢與寧波紅幫文化的特色,為全球消費者搭建了一座中西結合的時尚溝通橋梁,不僅推動了以紅幫文化為特色的品牌理念、品牌內涵、品牌故事的多元傳播,還將品牌效應上升到產品回饋價值最大化。
不難發現,如今寧波服裝品牌憑借著移動互聯網的開放性與兼容性和敢為人先的紅幫精神,推動了紅幫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打造了一條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結合的傳播渠道,構建了多渠道化的融媒體體系,將品牌傳播帶入了新的發展機遇,為企業創造了更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于區域品牌的定義,目前學界和業界都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表述,但是在閱讀相關文獻時,不難發現不同的定義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大概可以表述為區域品牌作為區域的優勢競爭產業,往往由該區域的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所組成,區域品牌有其特定的內涵和特征,能為區域的發展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
追溯早期紅幫裁縫的品牌傳播歷史,可以發現早在20世紀30年代已經形成區域品牌傳播的相關意識。當時,隨著紅幫裁縫店鋪數量的猛增,各地紅幫人為了響應政府號召,維護西裝行業的共同利益,便紛紛建立西服業同業會,上海市同業會作為西服同業會最高水準的代表,其具有完善的內部機制和管理制度,其中一項就是提升紅幫形象的機制,同業會往往通過舉行各類公益活動來提升紅幫裁縫的行業形象,從而獲得相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見那時便已形成早期區域品牌的雛形。
目前,隨著寧波服裝產業的不斷升級優化,整體產業的技術、資源、企業管理體制機制都已得到了顯著升級,在寧波政府和服裝協會的帶領下,寧波服裝產業逐漸打造出了“紅幫裁縫”這塊擁有相當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區域品牌,形成了屬于寧波服裝品牌的獨特競爭優勢,為整體產業帶來了較高的附加值。經過觀察,可以發現“紅幫裁縫”區域品牌的構建策略主要呈現出兩個方面:“紅幫裁縫”為中心的文化傳播策略與服裝協會領頭的主體傳播策略,策略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補充,關系密切,攜手共塑寧波服裝品牌的行業競爭力與美譽度。
首先,“紅幫裁縫”為中心的文化傳播策略是構建區域品牌的主要渠道。紅幫裁縫的發祥地在奉化江兩岸,紅幫裁縫的崛起離不開寧波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而了解一個城市的文化往往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因此一個城市的博物館作為“靈魂客廳”是讀懂這座城市文化的起點。為了打響“紅幫裁縫”這個區域品牌,寧波政府在鄞州區建立了寧波服裝博物館,作為“中國博物館文化之鄉”中歷史較為悠久的博物館之一,寧波服裝博物館設紅幫裁縫創業史、紅幫海外創業史等展廳,全面介紹了寧波紅幫裁縫近200年極具傳奇色彩的創業歷史和紅幫裁縫對中國近現代服飾發展的貢獻。博物館緊緊圍繞“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功能,以研究紅幫文化、弘揚紅幫精神、傳承紅幫技藝為宗旨,講述著紅幫裁縫們的故事,延續著紅幫裁縫們的精神。此外,寧波服裝博物館還定期與各類博物館進行互動交流,充分利用館藏資源開展服飾為主題的大型主題展,如2016年,寧波服裝博物館與紅都集團攜手,在北京舉辦了《國之工匠——紀念紅幫裁縫進京六十周年特展》大型主題展,將紅幫裁縫與國家領導人著裝的歷史淵源、文化承襲詳盡展示,講述了“紅幫裁縫”的成長之路。
其次,寧波服裝協會作為“紅幫裁縫”區域品牌傳播的主體,將品牌商、政府、行業如紐帶般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向外界講述著“紅幫裁縫”的光輝歷史,精心打磨著“紅幫裁縫”這個區域品牌。寧波服裝協會在組織上實行條塊結合模式,以專業促進產業發展,成立了中國服裝協會產業經濟研究所、寧波服裝協會紅幫專業技術委員會等相關專業性組織,本著為行業為企業服務的原則,致力于寧波服裝產業的管理與規劃,把握區域品牌傳播的一致性和持續性,推動烙印著“紅幫文化”的寧波服裝品牌從質量經濟時代向著品牌經濟時代邁進。此外,服裝協會參與組織的寧波國際服裝節作為服裝品牌傳播的特有形式,是打造區域品牌的有效途徑。服裝節通過品牌展示、文化分享、行業論壇等活動,不僅強化了品牌效應、加深了品牌與市場之間的關系,還將紅幫文化傳遞到行內外,把寧波服裝文化融入世界流行趨勢,為國內外的服裝產業提供優秀的寧波樣本,助力“紅幫裁縫”這個區域品牌在國內外熠熠生輝。
在服裝品牌競爭日益加劇的環境下,寧波服裝品牌正在探索更為高效且系統的傳播策略方式,“紅幫裁縫”這一元素作為寧波服裝產業的產業圖騰,是寧波本土服裝品牌傳播策略中創新創效的不二之選。結合當前融媒體傳播和整合營銷的時代背景,其主要方式為多渠道化的融媒體環境下的聯動傳播與以“紅幫裁縫”為中心的區域品牌構建結合,打造一種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傳播方式,從而取得更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希望這些傳播策略能為國內外的服裝品牌商提供一定的創新思路,在服裝產業轉型升級之際為品牌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服裝品牌傳播不應墨守成規,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品牌應該學會如何在經典的基礎上去突破經典,打造具有人文內涵、地域特色的服裝品牌傳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