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梁
(蕭山區第十一高級中學,浙江杭州 311200)
對于人體而言,體育運動會帶動神經、肢體、肌肉等各部分的運動。良好的體育運動可以顯著提高人體的健康水平。高中生正處于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強化高中體育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質量,為學生的今后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過于僵硬、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難以積極探索體育技能,造成學生體育素質較差[1]。拓展訓練是近幾年來提出的一種運動訓練方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活動,能在很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體育熱情,讓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體育訓練,進而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
高中體育教學會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欲望、體育學習效果、體育教學質量帶來直接影響。拓展訓練是新課改提出的體育教學手段,將其應用到高中體育課堂上,不僅可以全面保證教學計劃、教學章程的順利推進,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2]。具體而言,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用拓展訓練的價值如下。
高中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生在拓展訓練過程中,必須結合外界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行為改變,此過程會極大激發學生的心理活動靈動性、邏輯推理水平,強化學生的體育自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
在學生的身體素質中,耐力、速度、柔韌性、力量、靈敏度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傳統的高中體育課堂上,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固化,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不高,難以在體育活動中有效鍛煉身體[3]。將拓展訓練應用到高中體育教學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體育感觸,讓學生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主體。教師只需協調拓展訓練及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拓展訓練的趣味性,這樣學生的體育探索欲望會顯著提升,最終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體育運動技能也被稱作體育動作技能,主要指學生掌握體育動作的能力。體育課堂上,影響學生體育動作技能掌握情況的因素很多,如教師教學手段、動作訓練情況、學生學習主動性等。拓展訓練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讓學生在主動訓練中掌握運動技能,強化體育學習效果。
對于高中體育教學來說,其最基本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高中體育教學項目很多,如田徑項目、球類運動等,這些都具有提高學生身體水平的作用[4]。拓展訓練可以將各種體育項目綜合在一起,通過全新的方式將體育運動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體育訓練積極性,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形式。這也是拓展訓練能應用于高中體育教學的根本原因。拓展訓練的形式新穎、多樣,與傳統的體育教學有著明顯的差別。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地融入游戲、合作、競賽等內容,因為教學形式靈活多變,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體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拓展訓練還可模擬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對相關體育運動項目進行感悟、體驗,掌握體育技能,改善傳統體育教學缺陷,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確保學生身心健康[5]。對于學生發展而言,拓展訓練不僅能強壯學生的體魄,還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積累學習經驗,激發上進心,培養其終身體育的觀念。因此,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用拓展訓練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其對課堂教學改革、學生體育技巧掌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高中體育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前,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熱身活動,便于學生在后續學習中更加集中注意力,達到防范學生運動受傷的目的。在以往的體育課堂上,教師經常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動作,或者通過跑步實現熱身,模式固定、花樣少,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造成熱身效果不佳。在今后的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嘗試將拓展訓練應用到熱身環節,課前結合將要講解的內容,為學生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拓展訓練項目。學生在豐富、有趣、多樣的熱身活動中會對課堂活動充滿期待,還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為后續課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高中體育教師引導學生進行1000 米長跑時,學生要想學好這部分內容,必須擁有良好的意志力及耐力,并且還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很多學生會感覺訓練比較枯燥,從而喪失熱情[6]。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將拓展訓練應用到1000 米長跑環節,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在課堂上進行長跑訓練。具體拓展訓練項目為:“小鳥與小樹”;具體內容為:教師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3 人,其中1個人是“小鳥”,其余兩個人是“小樹”,分組完成后,選出2個自由的“小鳥”。當教師喊出相應的口號后,學生需要做出相應的動作,如喊“小鳥”時,“小樹”要保持不動,“小鳥”從所在的“樹”上轉移到其他“樹”上;喊出“小樹”以后,“小鳥”要保持不動,“小樹”要轉移到其他“小鳥”旁邊;喊出“地震”時,所有的“小鳥”和“小樹”都要重新組合,如果運動中出現了自由人,則受到相應懲罰。這一拓展訓練活動,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欲望,讓學生在拓展訓練中輕松達到熱身的目的。
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拓展訓練活動可以全面改善傳統單調式教學的枯燥性,讓學生更加高質量地學習體育知識,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例如,在短跑運動中,理論上,學生的短跑成績與起跑反應、加速沖刺能力有極大關聯。但在實際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的短跑成績有所提升,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短跑技巧訓練,如步幅、步頻等,學生要想提高自身的短跑技能,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7]。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單純地讓學生跑,學生很容易喪失熱情,甚至放棄訓練。鑒于此,教師可以嘗試將拓展訓練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借助拓展訓練提高自身運動欲望。
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人球競速”拓展訓練項目,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安排一個記錄員,每組學生站成縱隊,在第一名學生前100 米處有一道墻,各組學生旁有一臺自動彈球機。在教師喊出開始后,記錄員開啟彈球機,自動彈出小球,各組第一個學生起身追球。如果學生可以在小球碰到墻前追到球,該小組積一分,反之負一分,以此類推各組學生依次進行追球活動,累計開展5 輪,得分最高的小組為勝者。這樣的競爭性拓展項目相比傳統的跑步活動更加有趣,競爭性更強,學生的積極性會顯著被激發。在拓展訓練活動中,學生為了保證自己小組獲勝,不斷調整自身狀態,即便經歷了5 輪訓練,依然熱情高漲。同時,學生為了完成訓練項目,會主動思考如何才能跑得快、跑得好,從而加深其對短跑技能的掌握[8]。
高中體育課堂上,結束環節是引導學生從興奮狀態轉變到平靜狀態的關鍵。這一環節要以放松學生身心為主,指引學生逐步消除疲勞感。體育課堂上,學生經過劇烈的體育活動,會在身體、心理上產生一定的疲倦狀態。為了幫助學生更快回歸平靜,教師可以嘗試組織學生開展拓展訓練項目,如“找同伴”項目,全體學生圍成一圈,在1—9 中隨機喊出一個數字,需要找到相對應數據的同伴。如果出現落單或出錯的學生,其需要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通過這樣愉悅性項目的開展,學生能很好地放松自身的精神狀態,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每節課的體育學習。
綜上所述,良好的體育訓練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拓展訓練是一種現代化的體育訓練模式,其在高中體育教學的實施,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改善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學狀況,又有助于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強化學生的體育體驗,規范學生的體育訓練行為,激發學生的體育潛能。因此,在實踐教學中,高中體育教師必須立足學生發展要求,合理設計拓展訓練項目,科學、規范、安全地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拓展訓練活動,全面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