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軍 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審計部
風險管理是企業發展中重要的工作內容,開展風險管理工作的目的是排除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制約因素,為企業的重大決策提供可靠的保障,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在新的經濟體制下,將內部審計與企業的風險管理進行協調和整合,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要立足于當前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發揮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整合的作用,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內部審計在企業中是獨立的客觀咨詢活動,通常會運用系統的方法,幫助企業規范發展中的注意事項,站在專業的角度上,審查企業中的業務往來,并做出客觀的評價,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全新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要確保內部審計的適當性和有效性,將其作為推動企業進步發展的主要途徑,優化和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確保風險管理的實效性,進而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內部審計還是國家的審計基礎,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來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風險管理包括了對風險的度量、評估以及應變策略,可以幫助處在風險環境中的企業排除存在的風險因子,將對企業發展產生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企業的安全發展。風險管理涉及的范圍廣泛,通常企業會將風險管理的重心放在風險識別上,因為只有準確識別出存在的風險因子,才能制定出有效防范的方法,避免企業發生直接或間接的損失[1]。通過對當前企業風險管理分析會發現,大部分企業在風險管理中針對預防投資風險的資金投入較大,風險防范意識還有待加強。
內部審計人員大都是企業內部的專職審計人員,作為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熟知企業發展中的情況,這也是與外部審計的區別所在,開展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內部審計可以為外部審計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有效地降低了外部審計的工作量,同時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洞悉潛在的風險因子,為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助力,確保風險管理的質量,降低企業發展中風險的發生機率,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企業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會出現不同的限制因素,這些因素的存在會增加企業的發展風險,需要企業不斷強化內部管理,優化發展中的內部控制流程,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發生的機率。將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進行整合,需要提高對風險管理的重視,制定全新的風險管理方案,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的整體水平。
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在企業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將二者進行整合能夠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二者在工作中實現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調節企業的管理策略,為企業重大戰略的實施提供更加可靠的參考數據。準確識別企業發展中存在的風險,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為企業規劃規避風險的時間和空間,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風險決策,能夠有效地避免企業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企業的發展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進步,從當前企業發展的整體情況來看,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有待加強,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和家族企業,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壓力,仍然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在發展中風險管理工作開展的不到位,無法切實立足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一旦出現問題,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損失,需要引起高層領導的重視,解決存在的安全問題,盡早的實現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協調和整合。
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是企業發展中必備的工作內容,在企業管理中,二者通常是獨立的部門,進行分別的開展,在工作上無法形成默契配合的工作關系,這樣的工作方式不利于企業在新時期的發展,制約了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內部管理組織結構不合理,缺乏嚴格的約束性,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薄弱,使得內部審核與風險管理的整合流于表面,在企業的發展中也不能起到彌補作用[2]。
內部審計人員與風險管理人員是相關工作開展的主體,其綜合素養直接關系到工作開展的實效性,因此審計人員和風險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十分重要。但是現階段,許多企業的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偏低,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企業不具備系統的管理體制,加之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有限,對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要求偏低,無法對風險進行準確的判斷,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
面對經濟全球化發展帶來的壓力,大部分企業領導都將重點放在了如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上,忽略了對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此外有的領導缺乏長遠發展的獨到眼光,只拘泥于眼前的利益,因此不具備完善的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機制,使得在實際的工作中,內部審計工作形式化現象嚴重,無法及時排除潛在的風險因子,又因缺乏整合經驗,留下了較大的發展隱患。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面對市場發展中存在的諸多不可控因素,企業只有加強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意識,制定有針對性的協調和整合策略,才能確保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內部審計要發揮積極的作用,在審計工作過程中注意企業各項工作開展的細節,應用科學合理的風險識別手段,對企業中的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將企業中的業務往來、財務支出,以及工作職責等進行全面的分析,有利于準確的了解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長遠的發展目標。通過協調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提升企業整體的風險防范意識,在員工共同努力下,促進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的有效實施。
人才是促進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執行者,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直接關系到企業實際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在提拔和引進管理人才時,要提高對管理人才的要求,確保管理人才具備專業的管理能力和較高的職業素養,在工作中能夠起到帶頭作用,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用較強的行動力,促進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管理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全體員工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帶領員工一起應對發展中的壓力,進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此外,要對管理人員展開定期的培訓,從企業的風險管理、內部環境管理、財會管理等方面入手,在了解市場發展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引導管理人員提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在培訓中能夠增強風險管理人員與企業其他部門的溝通,從而更好地將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整合在一起,總結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讓他們能夠團結協作,制定有效的風險應對策略,確保企業的財產安全,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嚴格的監督制度,在制度的約束下,員工能夠端正工作過態度,明確所屬的工作職責,讓員工在工作中更具導向性,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工作價值。首先,要從企業的內部環境入手,建立合理的內部審計制度,確保審計人員按照審計的工作流程,與風險管理人員共同進行,對企業財務與業務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分析,然后結合各自部門的工作經驗,探討風險的應變策略[3]。其次,明確整合后的工作流程,強化企業的內部監督,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個人利益對企業財務報表造假的情況發生,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這也是企業風險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最后,監督機制要確保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在整合過程中實現協同發展,促進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進一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企業的發展容易受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影響,在當前的經濟體制下,不少企業在發展中都存在潛在的風險因素,如果不能準確的識別,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應急預案,將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內部審計要注重采用先進的風險識別技術,在做好內部審計的本職工作基礎上,對企業發展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規劃,借助先進的風險識別技術,洞悉企業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制約因素和風險因子,制定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應用科學的工作方法,進行風險的分類,掌握精準的數據信息,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在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整合過程中,兩個部門要進行相互磨合,從實際的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優化企業風險管理流程,實現風險控制的最終目標,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在多變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面多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要抓住每一個發展機遇,勇于直面發展中的挑戰,兼顧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管理,提高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意識,借助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和風險識別技術,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制定系統的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切實落實企業的風險管理,積極配合,排除發展中潛在的風險因子,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