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蓮 沈陽西子航空產業有限公司
企業想要長遠發展,不能僅僅重視獲得的利潤,還需要關注企業的運營成本,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嚴格控制成本。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企業需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產品也需要不斷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難以適應時代發展需求,作業成本管理法是幫助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有效控制產品成本的一種途徑。
作業成本法是起源于境外的一種計算成本的方法,這種計算方法是以作業為單位,對作業的完成情況等進行實時監控,統計作業消耗的資源,科學的計算成本。作業成本法的核心理念是:想要完成一項作業就需要消耗掉一定量的資源,而被消耗掉的資源就是完成這項作業所產生的成本,作業就可以作為核算成本的切入點,把作業對應的成本進行計算分配,最后的企業成本是所有作業成本的加和。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必然需要消耗掉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之后為客戶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和產品,這些被消耗掉的資源就是企業的運營成本,只有合理的分配企業資源,才能控制企業的成本。作業成本法在控制成本方面有較強的實用性,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業進行成本占比分析,根據客戶需求把不同的資源合理分配到對應的成本庫,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資源利用率。
如今很多企業知道可以使用作業成本法來控制企業成本,但是大部分企業的會計依然習慣于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對作業成本法不夠熟悉,難以利用作業成本法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而且大部分企業使用作業成本法的技術能力也達不到要求,無法讓作業成本法的成本管理效果凸顯出來。
有效運用作業成本法實現成本管理需要對各個職能部門的資源進行整合與分配,但是很多企業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不是十分緊密,導致職能部門之間的資源信息無法完全共享。這樣就使得在運用作業成本法計算和分配企業資源的時候難以做到十分準確,影響作業成本法的運用效果。
隨著企業制造方式等客觀因素的改變,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間接成本也在逐漸增多,傳統的企業成本管理方法的效果也在逐漸降低。而作業成本法與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區別是作業成本法的運用可以考慮到企業的間接成本因素,能夠同時考慮到企業運營中的作業成本與動因成本信息,對企業的利潤構成分析的更加合理,給企業的管理者提供更加精準的企業管理信息。
企業所采用的傳統成本管理辦法更加關注對企業生產產品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與企業投產后的成本進行管理,對產品生產之前的設計環節所產生的成本并沒有進行有效管理。作業成本法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更加全面具體,對一項作業所有環節的成本進行測算管理,能夠有效覆蓋企業的整個產品鏈條。這對企業發現和剔除那些低值作業很有幫助,能夠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
作業成本法可以有效提升企業計算成本的準確性,是現代企業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可以選擇有的一種有效方法。但是很多企業對作業成本法的重視程度并不是很高,一方面是對作業成本法能夠帶來的管理效果并不十分了解,另一方面是因為作業成本法的管理效果在短期內難以凸顯出來。面對競爭日益激勵的經濟市場環境,企業想要嚴格控制運營成本,就一定要轉變傳統的管理觀念,提高對作業成本法的認識,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來推進作業成本管理法的實施。
為了讓企業內的全體員工都能夠積極配合作業成本法的施行,企業可以建立考核激勵制度,用凈利潤和銷售額等等與作業成本法相關的各項指標去考核相關部門與個人,對作業中心的預算標準等考核指標進行細化分解,充分調動各個部門參與到作業成本法的推行過程當中。
作業成本法的運用離不開專業人員的操作,企業中的財務人員和各個相關部門都需要對作業成本法有一定的認知并且能夠知道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應該如何操作這種成本管理方法。尤其是企業的財務人員,更要加強對他們的專業培訓,讓他們能夠制定適合自己企業的作業成本管理方案。企業需要結合作業成本的特點和實踐應用經驗等內容制定財務人員的培養計劃,讓財務人員對作業成本法先進行熟悉和掌握,保證財務工作可以合理實施。之后是對其他員工的培訓。對其他員工進行培訓時候,需要把作業成本法的工作原理以及詳細的實施過程進行講解,讓每個員工都知道自己在管理流程中處于什么位置,需要做那些工作來配合作業成本管理。企業可以請已經掌握作業成本法的財務人員來對企業的其他員工進行基礎培訓,這樣可以用本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來作為實例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講解。
構建企業的成本管理模型能夠提升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效率,讓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更容易操作。構建企業成本管理模型,首先,需要建立每個作業的成本控制中心,對企業成本管理體系進行進一步完善,對每個作業的整個過程進行動態管理。在管理過程中,需要保證收集到的數據足夠準確,并且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其次,需要優化企業的內外部價值鏈,合理的優化處理內外部關系,以此來促進成本的控制。企業的外部價值鏈主要指的是企業的產品原材料供應商與共同合作的各方外部企業,在控制企業成本的同時不能過度壓縮這些外部單位的利益,盡量實現合作共贏,這樣才能保持企業的長遠運營。
企業職能部門之間的緊密聯系是分析企業成本動因的必要保障,為了作業成本法的順利開展,企業需要建立起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讓成本計算方案更加合理。為了加強部門之間聯系,企業可以建立一個內部溝通協調機制,通過信息技術等方式來建立一個內部資源信息交流的平臺,讓企業的所有資源都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同時企業還需要關注實施作業成本法所需要的技術條件,了解企業開展作業成本法的構成因素,這樣再通過內部溝通協調機制的協調可以更好的實現成本管理細節。
綜上所述,加強成本管理能夠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借助作業成本法來實現企業的成本管理可以讓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在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同時有效控制成本。作業成本管理法的核心是以作業為單位,可以對企業的所有業務環節進行動態管理,讓企業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都受成本管理的控制。企業要有效運用作業成本法需要對其有充分的認知,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并且根據作業成本法建立起成本管理模型,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把作業成本法科學合理的運用起來才能實現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