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璧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創新創業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的位置也越來越重要,信息技術發展迅猛、更新較快,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適用于各個行業,因此學生的就業范圍也相對交廣,這使得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在眾創空間下,其成為了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人才進行培養的重要場所,提供給學生創業諸多網絡資源共享空間,滿足創新創業人才的發展規律。因此,在眾創空間視域下,高職院校需要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和計算機專業教育融合的重要價值,并結合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構建高效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而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創業型計算機人才,有效緩解學生就業壓力。
在眾創空間視域下,把創新創業教育與計算機專業教育進行融合,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學生來講,在眾創空間視域下,創新創業教育和計算機專業教育進行融合,可以幫助學生實現事業生涯的良好發展。通過把創新創業教育和計算機專業教育課程體系進行融合,原有的專業單一型人才培養模式發生了轉變,轉變成為多學科融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并且,學生有更多的空間和平臺來實現創新創業。第二,對專業技術來講,在眾創空間視域下,創新創業教育和計算機專業教育融合,有助于技術創新。在眾創空間視域下,創新創業教育更加注重產品和服務的吸引力、適時性、持久性,簡單來講就是識別出新的市場機會,提供給用戶滿足市場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進而實現專業技術的創新。第三,對社會來講,在眾創空間視域下,創新創業教育和計算機專業教育進行融合,可以推動社會發展。經過專業知識學習,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而專業技術創新為創業核心動力。此外,專業知識體系和創新創業知識體系的融合,可以促進專業知識和社會生產實踐的融合,進而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涉及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這兩部分內容。前者是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精神作為基礎價值取向;后者是把創業實踐模式與創業知識體系作為基礎,使學生可以對創業融資、創業機會識別、創業團隊組建等技能進行掌握。計算機專業教育,主要為了使對學生計算機軟硬件和應用基礎理論、基礎技能進行系統掌握,提升學生設計能力與動手能力,使學生可以很好地適應計算機學科發展。現階段,計算機應用、媒體制作、動漫制作、軟件制作人才嚴重短缺,部分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較為滯后,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并且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和難以和現代計算機技術實現同步,以至于畢業學生無法達到企業用人標準[1]。部分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了把計算機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進行融合,但是在融合過程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創新創業教育和計算機專業教育融合中,缺乏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其次,計算機專業課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相互獨立,沒有把計算機專業知識作為創新創業長期發展的動力。再次,在眾創空間下,教學內容沒有堅持以專業需求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至于影響到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最后,專業課程教師沒有深入理解創新創業,以至于在融合時存在一些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效果是很難得到提升,以至于畢業學生的就業創業壓力加大。
在眾創空間視域下,想要把創新創業教育和計算機專業教育進行充分融合,需要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有效融合。首先,需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體現出計算機專業的創新性與實踐性,要求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計算機軟件設計理論、計算機硬件原理進行扎實掌握,并且還需要在實際工程實驗與項目設計中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問題處理能力、設計能力、交流能力、團結協作能力[2]。與此同時,還要求學生在項目合作中具備創新意識與思維能力,可以對自身的知識與能力進行拓寬,可以滿足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其次,需要加強實踐教學,基于眾創空間,注重校內外校企合作,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育實踐體系進行創建,進而有效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能力。通過融合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可以培養出更加高層次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高職院校可以結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計算機專業計劃要求,把兩者課程進行充分融合,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計劃。可以把課程類型氛圍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在美中課程教學計劃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思想,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專業能力。針對創新創業教育來講,課堂是重要的實踐基地,教師可以利用遞進式的方法,把課堂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進行充分融合[3]。針對大一學生,對創新創業課程與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導入,利用專業知識講座、專業介紹、全國計算機IC3能力大賽等形式,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進行培養。針對大二學生,對計算機組裝和維護。圖像處理、C語言程序設計等專業課程進行導入,利用翻轉課堂、項目教學法、混合教學等形式,提升學生軟件程序設計創新能力和硬件應用能力以及創新創業能力。針對大三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如實習、畢業設計等,對模擬創新、創新創業競賽、真是創新項目進行導入,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水平和團隊合作水平。
在眾創空間領域中,創新創業教育要求計算機專業教師要具備較強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并且還需要具備較強的開發軟件實踐項目能力、行業開拓能力、創業創新能力。因此,可以組建一支新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兼職教師可以是企業創新創業導師,或者是創客導師。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需要注重對專業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其中包括心理學、社會學等知識學習,系統、全面的提升師資隊伍綜合素質。此外,可以鼓勵專業教師個性化指導創新創業項目,邀請計算機行業成功創業人士進入到課堂中,指導學生項目實訓,開展競賽教學等,充分利用工學結合和校企合作優勢,有效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能力。
總而言之,在眾創空間視域下,把創新創業教育和計算機專業教育進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還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具有較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專業人才,使其更好的順應時代的發展。目前,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部分高職院校并沒有意識到計算機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以至于人才培養效果始終不夠理想。想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高職院校需要基于眾創空間,結合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巧妙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和計算機專業教育,從根本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職院校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