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春
(甘肅省民勤縣蘇武鎮新河中學,甘肅民勤 733399)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創新,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和研究,尤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由最初對傳統文化國學經典的重視逐漸延伸到將國學經典融入現代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國學經典不僅能夠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和習慣,更能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因此,在當前的教育教學階段,經典誦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實現國學經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高效運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誦讀過程不僅是學生對國學經典含義的掌握,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還能夠借助誦讀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國學文化的認識,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例如,在學習《三字經》的過程中,是“人之初,性本善”教會我們人性的善良,是“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教會我們從小要養成學習的習慣和品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具體講解,為學生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引導學生做一個良善的人。因此,國學經典誦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教學生基本的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道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1]。
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一時間增加了好幾門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有些應接不暇,長此以往,會跟不上學習速度。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國學經典中的字詞量比較大,但學生對文言文的掌握還沒有比較高的水平,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見生字詞時學會摘抄和查找。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了解字詞來源,便于語文素材的積累和學習[2]。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從簡單的字詞學習上升到語言表達能力的學習,而語言表達能力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寫作教學。通過國學誦讀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交流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尤其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通過國學經典誦讀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得以運用,這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促進語文知識水平的提升[3]。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國學誦讀更好地運用其中,首先要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場景,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之下有一個良好的氛圍,能夠參與其中,更好地表達和演繹國學經典。例如,在現代語文教學過程中,學到經典詩歌時,教師可以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展現文學作品的意境,尤其是針對詩歌和畫面的聯想,讓學生深入其中。在講解《泊秦淮》時,教師通過讓學生略讀在腦海中勾勒秦淮河畔的景象,之后借助多媒體技術將秦淮河畔的風光進行展現。學生在秦淮意境之下,通過多次反復誦讀,將詩歌中的意境進行對比,結合自我感悟對詩歌的內涵和哲思進行梳理與表達,加深學生對詩歌無限的想象。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尤其在國學誦讀時,如果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實踐教學效果就不能完美體現,失去了經典誦讀的意義。因此,為進一步加強經典誦讀的趣味性,讓學生參與其中,學校可以組織各式各樣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加深學生對國學經典的理解和記憶。例如,校園中開展傳揚傳統文化、朗誦國學經典的活動,活動開展之前做好宣傳工作,讓學生對這次活動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全校范圍組織報名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拿出自己比較熟悉的朗讀篇章;比賽結束之后,給予參與者或者是獲勝者一定的獎勵。這種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積極對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或者是在中國傳統節日舉行相關比賽,如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在校內舉行經典誦讀比賽或者是經典誦讀儀式,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熱愛文化的美德和傳承文化的決心,在參與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此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對國學經典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景演繹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在經典誦讀和語文教學結合過程中,可以利用實景演繹的方式,將國學經典滲透在學生的生活中,有效加深學生的印象,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唐雎不辱使命》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該文所描述的場景有一個充分掌握,結合文本內容提煉故事精髓,讓學生扮演相應的角色,要求學生詮釋和演繹唐雎、秦王的性格特點。這種實景演繹的方式,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古典文學的精彩和魅力,并通過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詮釋經典的文化和精神,有效融入文學經典場景。這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而且在演繹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深度挖掘學生潛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國學經典誦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加強重視和學習,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在生活中加強學生對其的重視,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到國學經典帶給自己的意境和收獲。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有效加深學生的印象,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養成健全良善的人格。例如,在實踐活動中,可以舉行“一日行善”活動,幫助殘疾人士過馬路,到敬老院和福利院幫助老人與兒童,抑或是舉行愛心捐助,參與現代公益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感受到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得到心靈的體驗,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情懷和責任,弘揚國學經典文化,學以致用,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為之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將國學經典文化融入語文課堂,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品格,進而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