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麗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荔城街荔景中學,廣東廣州 510000)
主題活動指的是圍繞教學主題,在教學理論、系統與學習等的共同支持下,各教學環節與步驟相互支持、彼此聯系與協作,促使各教學要素功能最大化的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應用主題活動時,確定主題是核心,主要包括教學主題設置與生成性思維引領兩大部分,這與初中生的思維發展規律相契合,教師需要設置多元化的主題活動以實現最佳教學效果。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設置與應用主題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始終沉浸在學習中,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做好指導與引導工作,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設計相應主題,指導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使其融入主題活動所創設的情境中,形成師生良性互動,以幫助他們建立知識結構。
教學“圖像的采集與簡單加工”時,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采集和加工圖像的方法,為圖像添加背景、文字、圖案、人物和簡單處理等。教師可以“母愛”為主題,首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集與加工圖像,讓他們在小組內討論與交流,設計背景、文字和圖案等,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完成任務。同時,組內成員須分工合作,分別負責搜集素材、設計版面、合成圖像等各項操作,然后集中加工,突出“母愛”這一主題,選派代表闡述設計理念、制作流程等。最后是小組評比,選出主題鮮明的作品,給予適當獎勵。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在主題活動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提升主題活動對他們的吸引力,使其高效完成主題任務,掌握相應的技術。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設置和應用主題活動,教師不能提出硬性的主題要求,而是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自主選擇活動主題,挖掘他們的潛能,使其充分發揮個人優勢。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指導學生圍繞教材內容選擇主題,也可適當延伸,如社會中的道德問題、環境問題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
以“用電子表格計算”教學為例,教師須事先明確教學目的:學習、掌握利用Excel 公式和函數計算數據;加強與數學學科的整合;培養計算能力與操作能力。首先,教師講述知識點:公式可以在單元格中直接輸入,也可以在編輯欄中輸入,包括函數、引用、運算符與常量。接著,展示一些用Excel 制作的優秀作品,包括考試成績、家庭收支統計、圖書館借書情況及其他信息統計等,讓學生意識到Excel 的強大功能,想到自己能夠利用Excel 做什么。之后,要求學生運用電子表格自主選擇主題進行數據計算,如統計班內學生的身高、生日、家庭用電和用水等,組織他們自由練習[1]。
教師應賦予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其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話題,運用電子表格來計算數據,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使其學會準確使用電子表格中的公式與函數計算數據的方法。
主題活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形式,但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設置與應用主題活動,不能讓主題活動沖淡計算機技能的學習,也不能違背信息技術教學的初衷。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確定好主題后,應讓學生根據具體主題制定學習目標,包括過程目標與結果目標,把主題分解成多個小任務,使其以目標為導向設計和制作作品,突破信息技術難點。
例如,實施“聲音的采集與簡單加工”教學時,首先教師可設置錄音主題活動,明確主題任務,錄音內容包含問好、介紹自己和祝福語等。然后播放一段錄音,提問:這段音頻由哪些因素組成?如何獲取人聲、背景聲?怎么把人聲、背景聲合在一起?指導學生思考、回答。接著,教師布置任務:(1)自主學習Audacity 軟件,嘗試錄制“三句話祝福”;(2)保存項目文件,導出音頻;(3)合成音頻,學生按照任務開始錄音,在計算機上操作刪除音軌和音頻片段,調整軌道音量,編輯處于停止狀態時調至起始位置,保存項目文件;導出音頻。課堂上,教師播放部分學生的作品,請其他學生點評。
初中信息技術知識具有實踐性強、操作性強的特點,不僅強調對學生計算機操作技巧的熟練掌握,還關注培養他們構建理論和實際聯系的能力,使其運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主題活動中,教師應當選擇生活化的主題,貼近學生實際,提升對所學內容的熟悉程度,使其通過對主題任務的完成,親身體驗到信息知識的實用性。
在“電子郵件”教學中,學生要學會申請和收發電子郵件,利用網絡進行通信。由于網絡日益普及,他們在生活中對電子郵件已有一定的認識。此時,教師可設置“給同學送上生日祝福”的主題活動,先帶領學生申請163 網易郵箱,演示在郵箱中選擇收件人、設計主題、在正文中輸入文字和插入圖片的方法,然后讓他們模仿練習。接著,組織學生獨立創作,使其在操作中利用文字及圖片,設計一封具有特殊祝福意義的生日郵件,表達出對同學的友愛,創作屬于自己特色的作品。最后,讓學生詢問對方郵箱,把這封生日祝福的電子郵件發送給對方。
教師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主題,激發他們參與主題活動的熱情,使其在學習新課時并不感到陌生,便于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踐操作中,掌握新的通信方法。
初中生往往比較喜歡新穎、個性的事物。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設置和應用主題活動時,教師應該選擇一些新穎與個性化的主題,這不僅能調動他們參與主題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統領整個課堂教學。不過,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設置主題時,須考慮到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增加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營造良好的主題活動氛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進行“視頻的采集與簡單加工”的教學時,教師給出的一個主題是“校園新聞”,讓學生思考怎么獲取校園新聞。他們可能說通過學校公告、校園網絡與大屏幕播放的校園新聞等,從而引出新課:視頻信息該如何處理?當學完新課內容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圍繞“校園新聞”這一主題采集和加工視頻,帶領他們通過局域網將教師機上的視頻素材下載到本機,利用會聲會影這一軟件處理視頻,展示學校最近發生的新聞事件,搭配相應的視頻、字幕和配音,體現學校的特色。隨后,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發現他們作品中的閃光點,了解其掌握情況,指出容易發生的錯誤。
總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主題活動可以為學生營造聯合性、全面性、探究性的學習環境,教師應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靈活設置和應用多種主題活動,充分展現信息技術教學的魅力與精彩,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