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新解"/>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尹儉平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三水中學,廣東佛山 528100)
粵教版選修模塊“短篇小說欣賞”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短篇小說”選入了《警世通言》的一個經典篇目——《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備課時,筆者反復思考,何謂“經典”?要怎樣和學生一起閱讀才能不辜負它?多次閱讀文本后,筆者慢慢地有了一些頭緒:所謂“經典”,多產生于對一些永恒問題的多元講述和探討,關于這些問題的思考永遠沒有止境,故事可能會變舊,但其內核的探索歷久彌新。因此,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應該與自己對話,與時代對話,在書中讀自己、讀人生、讀時代與社會。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粗看就是個俗套的愛情悲劇,事實上,愛情只是故事的外殼,其內核與夢想有關。課堂上,筆者以問題教學法帶領學生閱讀,以“杜十娘為何會自殺”為主要問題,圍繞杜十娘的“夢想”設計了若干問題,層層剝筍,對文本進行深入探討。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討論爭辯,師生對杜十娘的故事有了新的解讀。
杜十娘七年風塵,“久有從良之志”。這個夢想的實現,在當時的環境下不算容易,但也不難,只要花錢為自己贖身,并取得從良文書即可。杜十娘不缺錢,她希望能回歸主流社會,循著普通女性的軌跡,重新做“人”。當然,這個目標沒有問題,可惜的是,在煙花之地選丈夫,卻是個錯誤的開始。李甲的確出身名門,但越是高門,禮法越森嚴,一個省級官員的家庭,怎會輕易接納出身賤籍的女子?哪怕她的目標只是小妾。
再看李甲其人,杜十娘選中李甲,除卻其身份以及“俊俏龐兒”“溫存性兒”外,主要是看中他“忠厚志誠”。然而再“忠厚”,也是眠花宿柳的花花公子,這樣的人又怎會是良人?更何況這“忠厚志誠”的皮子底下,是懦弱自私。李甲本身無甚才具,能上國子監讀書,靠的是父蔭,用錢(“納粟入監”)買的學位。在一系列的現實困難面前,他一直都是消極逃避的態度,缺乏擔當。布政使老爹寫信催他回家,他先是“終日延捱”,等老爹在家發怒,則“越不敢回”;杜十娘讓他籌款為自己贖身,他“奔走三日,分毫無獲”,杜十娘問他,他“只是流涕,不能答一語”;待得被孫富挑撥,則“茫然自失”,向孫富討主意“據高明之見,何以教我”。這么一個“沒主意”的人,在情商、智商上與杜十娘都不在一個層面上,即便沒有孫富,日后杜十娘估計也會對他失望。
最重要的是李甲內心對杜十娘的定位。孫富向李甲打聽“昨夜尊舟清歌者,何人也”,李甲“賣弄在行”,道“此乃北京名姬杜十娘是也”,一句話暴露出杜十娘在李甲心中的定位。所以,當孫富挑撥道“煙花之輩,少真多假”時,他動搖了。“這恐未必然”,一個“恐”字,分明道出李甲并不相信杜十娘的堅貞。及至李甲最終被說動,以一千兩把杜十娘賣給孫富,那層蒙在李甲與杜十娘之間溫情脈脈的面紗終于被撕開。這不是兩情相悅,只是一個紈绔子弟的一場風花雪月事,而杜十娘卻認真了。認真,你就輸了。
杜十娘想重新做“人”,李甲卻不把杜十娘當“人”看。這種不對等的觀念,注定了杜十娘的悲劇。
為了實現卑微的夢想,杜十娘可謂機關算盡:先是暗中積累雄厚的經濟基礎,接下來又對候選人李甲進行長期考察——“終日相守”歲余,末了還讓李甲借錢為自己贖身;同時,與老鴇斗智斗勇,盤算如何取得李布政使的諒解……凡此種種,幾乎是算無遺策,其聰明機變、老謀深算,可見一斑。然而,只在風花雪月中打滾的杜十娘還是太傻、太天真,自己至情至性,就以為“父子天性,豈能終絕”,殊不知,“情”之一字,并非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至少在愛情、親情上,還有家族、宗法上。在男權社會,男性的主流價值觀是仕途經濟、光宗耀祖。基于這個目標,不管是男女之情還是父子天倫,都可以通通舍棄。因此,杜十娘這種單純的生活理想撞上正統價值觀,注定要翻船。
《紅樓夢》第34 回(“手足眈眈小動唇舌 不肖種種大承笞撻”)有一場“寶玉挨打”的大戲。賈寶玉幾乎被賈政打死,只是因為他與戲子廝混,并有可能得罪忠順王府。這種違背家族期待,更有甚者會損害家族利益的非主流行為,與宗法社會是對立的。因此,賈政對寶玉痛下殺手,哪有絲毫父子之情。商代孫富深諳個中道理,抓住“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過為迷花戀柳,揮金如土,異日必為棄家蕩產之人,不堪承繼家業耳”這個關竅,一擊即中,李甲果然“頓開茅塞”,下定決心要改“邪”歸“正”。所以,杜十娘想以“父子之情”解決矛盾,絕對是不得法的。
當然,賤籍從良的女子,不乏得以善終的。歷史上有名如紅拂、柳如是等,不僅得以善終,還得到主流社會的承認。她們之所以得到認同,是因為她們的行為完全符合正統社會觀念——建功業、保名節等,是男子應走的正道。反觀杜十娘,因為她,李甲荒廢學業,千金散盡,惹父親怒責,有家不敢歸。李甲雖不出挑,但也是李布政使的長子,家族未來的繼承人,世人不會認為李甲本就無心學業,為人平庸,只會痛斥杜十娘“紅顏禍水”。杜十娘損害的是一個宗族的利益,必不為宗法社會所容。倘若杜十娘能督促李甲懸梁刺股,考取功名,結局必然不同。
可惜,杜十娘沒有看透李甲,更沒有看透男權社會的游戲規則。絕望之下,剛烈的杜十娘只能以死控訴暗無天日的社會[1]。
社會邊緣人的生活,讓杜十娘對良家婦女的身份極度渴望。然而,當初的夢有多美,夢碎的痛苦就有多深。杜十娘絕望了,她恨李甲負心,恨孫富刻毒,但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最后選擇了死,用死來報復間接打破她美夢的孫富,讓他在終日見鬼的幻覺中“奄奄而逝”,讓李甲“終日愧悔,郁成狂疾,終身不痊”。善惡有報,結局似乎已經圓滿了,但現實生活中,我們能依靠那些虛無的力量來主持正義嗎?為兩個渣男葬送自己,值得嗎?
今天,我們都知道,不是所有的夢都能夠實現。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并且應該有多個夢想,唯有這樣,一個人才能經得起現實風雨的摧折。
其實,撇開出身不談,杜十娘絕對是個當之無愧的白富美,聰慧過人。有這樣的雄厚資本,從頭再來又豈是難事?夢碎了,再筑一個便是,為何輕言放棄呢。
風華絕代的杜十娘消失在滔滔江水中,留下她的愛與恨,供后人回味。我們從中讀到關于“理想”“抗爭”“人性”等豐厚的內容。她用自己的血淚讓我們思考夢想要如何實現,每個人都應盡力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人首先要愛自己,然后才能愛別人。
作品的文學價值,由讀者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得以實現。《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第二部分“課程目標”提出,要注重個性化閱讀,倡導學生“閱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中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此番細思杜十娘的故事,我們有了新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