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雅慧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智能化也即是利用現代全新的信息技術,促使高校圖書館各項功能的智能化,比如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智能圖書館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通過大量的全新技術來提升高校圖書館的整體水平,并且為圖書館的科研人員和師生提供有力的服務。
數字化是我國圖書館的發展趨勢,數字化也即是將原本復雜的操作流程變得簡單化和便捷化,進而為采編工作創造便捷舒適的環境。數字化發展也體現在資源管理上。目前的圖書館資源相對較多且復雜,各種類型的圖書琳瑯滿目,數字化能夠將其有序的編輯起來,方便全校師生隨時調取并翻閱資料。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各個高校的圖書館都將傳統紙質書籍變成了能夠儲存于互聯網當中的數字資源,而采編工作正是將其進行有序的編輯、分類和二次加工[1]。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平臺逐漸成熟,其所具備的保密隱私功能和數據分享功能對圖書館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最新所興起的網上采購模式,也即是圖書館工作人員能通過網絡的渠道與實體書店購買圖書,這種模式在書籍信息閱覽和圖書信息分類的環節上都實現了極高的網絡化和自動化,讓采購的流程變得更加簡單。
通常情況下采訪與編目之間是分離的,采訪人員一般會負責采購文獻,而不負責書籍信息的導入,而采編工作進行期間通常會由分編人員來負責書籍的分類與著錄,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圖書錄入的效率性和圖書文獻的利用率。而在智能圖書館當中,大大加強了采訪與編目之間的聯系,兩者共同同一個數據庫進行儲存,通過圖書館所制定的統一標準進行編目,這就導致編目與采訪工作源頭之間存在聯系,進而形成了采編工作的一體化。
傳統圖書館的采編對象為紙質書籍,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采編對象也發生了轉變,比如2005年所興起的電子文獻,而隨著電子文獻技術的成熟,更多如視聽型文獻、縮微型文獻、印刷型文獻等全新的文獻學形式涌現而出,多元化的采編對象讓采編工作變得更加便捷。
采訪工作是采編工作當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負責檢查入館文獻的質量,而在智能圖書館建設滯后,文獻的采訪對象、采訪方式和渠道平臺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采訪工作也呈現出數字化、虛擬化和網絡化的發展趨勢。面對這種情況,采訪工作人員需要緊跟時代潮流,及時進行重新定位,轉換成全新的采訪觀念,充分利用自身的創新意識,將被動型服務觀念和被動型采訪觀念改成“以需求為導向”的主動型服務觀念,有效利用圖書館所具備的優勢完成與讀者之間的交流溝通,采訪人員需要利用網絡、書評等文獻共享渠道完成對及恩縣信息資源的篩選,以此充當圖書館采訪的數據依據[2]。
隨著時代的變化與圖書館采編工作的更新改革,從事圖書館采編工作的人員也應當進行適當的改變,要確保采編人員擁有豐富的知識結構和獨特的間接,對優秀的圖書資源有著判斷的能力。尤其是現今社會文獻分類復雜,如全新的交叉學科和綜合學科都需要采編人員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和靈敏的采訪嗅覺,這樣才能完成采編工作。同時,采編人員還需要對學校各個學科的科研動態及研究對象進行實時性的了解,及時掌握全新文獻資源的動向。更重要的是,由于智能圖書館的建立,傳統的采編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和網絡技能水平,這樣才能勝任相關的工作。
目前,傳統的采購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圖書館對網絡信息資源的采購需求,比如在購買網絡文獻數據庫的時候,圖書館只能通過采購擁有這一批文獻的使用權,但并不具備文獻所有權,在這種情況下就更新自身的采購模式。網上采購是目前圖書館用來采購文獻的關鍵性手段及渠道,也即是通過互聯網渠道與實體書店取得聯系后購買文獻。針對數字化的文獻資源,采購人員只需要購買文獻的使用權即可,若是想要使用該資源則通過相關渠道即可申請校外訪問,進而使用該資源。針對非數據化的文獻資源,采購人員則需要按照網上書店所公布的書目信息進行網上購買,并通過相關的物流運輸公司實現對非數字化文獻書籍的運輸。
為了確保高校智能圖書館采編工作模式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就應當針對采編組織結構進行重新定位與制作,具體情況要根據圖書館的人員組織結構、文獻資源結構而定。通常情況下,需要制定為采訪部門、采訪計劃工作組、編目工作組和編目政策工作組。
采訪部門:為了采編各類全新載體的文獻資源,采訪部門需要調節自身的工作流程。在采訪環節上,應當實施“圖書二級采訪全新模式”,也即是利用網絡圖書采訪平臺和采訪功能,負責采訪的工作人員需要將征求的文獻信息及圖書信息收集后發布到平臺上,將聯系方式發布后,按照專業、學科建設程度積文獻經費額度制定相關的采訪計劃,而二級院校則可以組織學員們上網完成對文獻的搜索,將想要的文獻記錄下來,篩選之后由院校導師上傳到平臺,采訪人員按照各個院校所上交的文獻目錄進行審核,最終確認無誤后制定成訂單發給實體書店,以此完成文獻圖書資源的采購共工作[3]。
采訪計劃工作組:負責對采訪部門所上交的訂單進行審閱,并與二級院校師生進行復查,確保文獻資源目錄不會存在重復、遺漏的問題,在確認之后才能批準由采訪部門下單。
編目部門:編目部門主要負責對印刷型圖書、連續出版物資源、非書資源和數據庫資源進行管理,完成日常的編目工作,也即是對圖書文獻資源的采訪數據接收、預定和驗收。由于目前智能圖書館都采用自動化管理系統,因此編目部門也需要負責對自動化管理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
編目政策工作組:負責圖書館整體的工作流程管理,是負責決策的部門,按照圖書館的實際需求,指導技術服務部、采訪部門和編目部門完成日常工作,加強館員工作能力的建設,評估館員的工作行為及團隊合作能力。
由于智能圖書館的建設及大量全新技術的應用,圖書館所面向的文獻資源變得更加復雜,這就需要采編館員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采編工作。為了做到這一點,則需要按照不同的部門設置小組合作,每個部門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個經驗豐富且綜合能力較強的館員負責,該組長能夠對館員的采訪表現和采編表現進行評估,同時還需要及時接受館員的反饋并解決館員所面臨的難題,而為了加強整體的團隊合作能力則可以建立責任義務制,由組長負責承擔整個小組的管理職責與監管職責,將責任落實到每個組員的身上,以此規范各個組員的工作行為。
此外,小組長還需要在休息日及節假日組織團隊自學或團隊培訓,通過自學、參加討論會或組建科研小組等方式來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知識量及科研能力,不斷豐富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確保每個組員都能夠干實事。
此外,還可以將某個學科作為業務重點,充分利用所有采編資源對該學科相關文獻進行重組,這樣的構建方法突破了傳統構建方法的限制,加強了文獻資源的審核,同時還加強了圖書館與高校師生之間的聯系,確保所采編的文獻資源對師生學習起到有力的輔助作用。
高校智能圖書館在建設期間需要充分利用創新理念進行模式上的創新,比如應用推廣外包模式來分擔高校智能圖書館的采編工作壓力。推廣外包模式是其他企業所應用的一種管理模式及工作模式,主要是為了轉移企業所承擔的壓力及工作量,或是將自身不專業的領域移交給承包商。而由于智能圖書館所負責的文獻數據數量過大且過于復雜,因此可以應用該模式,通過互聯網與實體書店進行溝通,哪怕文獻供應商或實體書店與高校圖書館并不處于同一個位置也能由供應商或實體書店負責對文獻的分類和加工,而高校智能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則可以發揮自身的監管職能和檢查職能,在反復檢查其工作效果之后再予以錄用,這樣就能為圖書館的采編工作節省很多時間和人力物力。
本文通過研究得出了高校智能圖書館采編工作模式的構建,所謂的智能圖書館也即是利用網絡化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實現對圖書館的改革,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的采編工作模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需要針對這種變化進行適當的了解,并通過合適的構建流程來構建完善的智能圖書館。全新的智能圖書館可以通過全新的采編組織結構完成日常采編工作,通過全新的采編館員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通過推廣外包模式來加強圖書館的采編能力,進而促進高校圖書館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