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靜 孫菲菲
(1.安徽省銅陵市映湖小學 安徽 銅陵 244000)(2.安徽省銅陵市新橋小學 安徽 銅陵 244000)
生活實踐能力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抓住小學生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為我國人才培養奠定基礎。尤其是現代社會,人們衣食無憂,生活極為方便,而小學生在家庭和環境的影響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學習成績的提升上,越來越忽視對生活實踐技能的培養和提升,使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受到限制。所以,小學教育更應該加強生活實踐技能課程的實踐與思考,提升教育水平。
1.1 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小學生階段是一個對生活中各類事物都很感興趣的階段,無論是學習上還是性格上都具有很強的塑造能力。因此教師在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盡可能的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學生內容,這樣讓學生可以在快樂中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因為雖然小學生對各種事物感興趣,但學生的保持這種熱情高漲的學習興趣的時間較短,這種興趣容易受其他外界事物的干擾,導致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只是一時興起,因此教師通過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以及教學方式的設計上,用有趣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愛學習。
1.2 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僅是小學生需要培養批判性思維,初中高中大學甚至更高教育教育階段的人都需要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小學生階段對事物認識的角度較欠缺,通常觀察事物的角度比較單一,這是由于小學生知識范圍和小學生社會閱歷不足所致。因此通過小學生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看待事物,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也能增長學生的生活閱歷和實踐閱歷,從而培養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1.3 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人格尊嚴。小學階段學生雖然已經開始有自我意識,但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不強,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對自我看法很容易受周圍教師家長朋友看法評價的影響,通過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幫助小學生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自我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其進行思考并自我反思,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對自我形成一種相對于客觀的評價。并且在實踐過程中也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在實踐學習過程中是以學生為主體,這有利于學生對自我的不足和優點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不斷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2.1 選擇貼近生活的實踐課題,有利于培養小學生豐富的情感。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情感教育。因此在小學生綜合實踐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課題的選材特別重要,選擇越貼近生活的實踐題材,越容易讓小學生獲得學習的樂趣和提升小學生豐富的情感。小學生階段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主要是通過生活經驗獲取,學生的學習技巧及高級學習的能力與初中高中生相比較差,因此選擇題材很重要。
2.2 選擇多元化的實踐學習空間,為小學生實踐課的全面學習提供需要。選擇多元化的學習空間,有利于學生節接收豐富的實踐學習內容,有利于滿足小學階段小學生全面學習的需要。實踐學習課程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但是脫離課本上偏于理論抽象的教學,讓學生回歸到生活中,回歸到社會中,小學實踐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課程的設立要建立在學生的交往和活動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一個溝通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空間相互連接的學習時空。通過一些采訪調查的方式,讓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以學生的視角來觀察生活,觀察社會,感應生活。
2.3 發揮近距離學習效應,實現對小學生“生活教育”?!吧罴敖逃痹缭诤芫靡郧?,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先知先生就提出過這樣的教育理論,課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而人們的生活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變化著的,而教育最根本的意義就是讓學生學會應對生活之變,能夠通過所一學到的是知識來適應生活及時代的變化。因此在小學生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得教學內容更貼近于生活,讓學生在生活活動過程中學習,從而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總結經驗,通過實踐對實踐問題進行思考,然后創造出學生自己的“作品”。例如:教師在設計人教版教材中小學生實踐課程《生活中的創造》這一節實踐課時,教師在可以選比較有創造性的實踐基地,例如科技館、藝術博物館等地方,或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領學生到這些創作人群工作的地方,讓學生切身感受這些藝術品科學技術作品是怎樣由設計師們創造出來的,在參觀完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自己設計制作出簡易的作品,在班級進行作品展覽,讓學生自己介紹作品的創意以及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生生活實踐技能課程是我國教育創新的重要內容,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在今后的教育當中應該努力提升小學生生活實踐技能課程的地位,為我國的人才培養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