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勤勤
晉中市新奧交通設計所有限公司 山西晉中 030600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基礎設施發揮著極為重要推動作用。在最近幾年中,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一定要大力建設農村公路。基于此,本文對農村公路路線選型的優化設計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在進行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常常會對農田面積造成一定程度的占用。不過,在對農村公路路線進行選型過程中,為最大程度對農田占用面積進行降低,最大程度保護農田用地,一定要進行合理規劃[1]。方便農民外出通行,為農民群眾提供優質的交通服務,這是修建農村公路的主要目的,所以一定要盡量加強與道路周邊城鎮之間的聯系。
在對農村公路路線進行選型過程中,除了要對技術因素進行深入考慮以外,還應對交通運行安全問題進行深入考慮。農村公路路線一定要具有較高的交通運行安全性,以確保農民外出的交通安全。
農村公路路線的選型,不但屬于一種工程類問題,而且這也屬于一種經濟類問題。為獲取較好的經濟效益,有效降低農村公路的施工成本,一定要對農村公路路線進行科學、合理設計。在設計農村公路路線過程中,應充分引用新的設計技術與設計觀念,選定最佳路線距離的農村公路路線,以有效延長農村公路的使用壽命。
在對農村公路進行建設過程中,勢必會改變原有的生態地貌,所以在對農村公路路線選型過程中,應盡量保護原有的生態地貌,通過深入分析原有的地域特點、環境特點,以合理規劃農村公路路線。
在設計農村公路平面線形過程中,一定要有效適應地物地形,確保平面線形的流暢性,同時應滿足最小平曲線要求,對原有道路進行最大程度的利用,盡可能避免急彎,只有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方可選用規范極限值。由于車輛在直線上行駛時的視線比較好,有助于行車安全性的提高,同時車輛行駛在直線段上的受力不復雜,能夠顯著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所以在進行道路平面線形設計時,若具備條件,應盡可能選用直線。道路平面線形設計一定要滿足平曲線半徑規范要求,如果無法滿足規范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應在平面道路路線曲線上進行超高設計[2]。
在進行道路縱斷面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對原有的地形地勢進行深入考慮,若道路縱坡不滿足規范要求時,在這種情況下,應進行相應科學的挖方處理與填方處理。如果原有地勢存在比較大的起伏,道路縱斷面發生連續下坡現象,則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剎車操作,進而極易出現因制動過熱而失靈現象,最終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
視距不良是農村公路工程的一大重要問題,道路通行能力與車輛的行駛安全性深受道路橫斷面設計合理與否的影響。一般而言,當車道寬度越寬、車道數越多時,車輛行駛安全性也就會隨之提高。如果道路車道數較多,則駕駛人會具有更為寬廣的視線范圍,能夠有效提高道路的視距,同時駕駛人能夠迅速實現車道的變換。不過,這并非意味著道路橫斷面寬度越寬就越好,如果道路橫斷面寬度過寬,則會加大農村公路的投入成本,不經濟。所以,通過綜合考慮道路安全性、經濟性等多種因素后,合理設計道路橫斷面。
通過對道路平縱組合進行合理設計,有助于駕駛人行車安全性的提高。設計合理的道路平縱組合方案,能夠為駕駛人提供一個良好的視線,能夠提高道路的排水性能,能夠與周邊自然環境進行有效協調。如果平縱線形組合設計不合理,則極易出現交通事故。
在對農村公路路面進行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對多種不同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包括道路使用年限、道路交通構成、自然環境等,確保行駛車輛在道路規定使用年限中交通運行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因道路路面病害而引發道路交通事故。行駛車輛的直接承載者是道路路面,行車安全性深受道路路面質量好壞的影響,因此,在對多種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后,包括施工環境因素、交通構成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等,方可對農村公路路面進行設計[3]。
第一,技術指標的比較,其中技術指標包括平面交叉個數、變坡點個數、最小坡長、最小縱坡、路線長度等。第二,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例如,因防護措施不到位而產生的水土流失問題;道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等。第三,經濟指標的比較,其中經濟指標包括房屋拆遷數量、土地征用面積、挖土方數量、填土方數量、防護工程數量、橋梁數量等。第四,經濟效益的比較,其中經濟效益指標包括對本地區帶來的長期經濟效益、維護管理費用、工程總造價等。通過選用定量、定性互相結合的方法,對以上多個指標進行綜合比較后,最終確定最佳的農村公路路線設計方案[4]。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農村公路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農村公路經濟效益的大小深受農村公路路線選型設計合理與否的影響。本文首先論述了農村公路路線的選型原則,然后詳細闡述了農村公路路線選型的設計要點,最后闡述了農村公路路線選型的優化設計,以期對農村公路設計工作者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