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春艷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郭原鄉毛莊小學 甘肅 鎮原 744500)
信息技術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性,同樣在教育行業也出現了“互聯網+教學”等微課模式,教師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教師在課前搜集相應的視頻資料,播放給學生看,若教師意識到了多媒體技術教學的便利性,便無節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從網絡上隨意選擇教學課件,根本不符合學生真實的學習進度,在課堂中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這樣既不會把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同時也會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而科學的運用微課教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它的運用能調動學生的熱情,省時高效,能更好地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使教學發揮最大的效果。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發揮最大潛能,在原有的知識能力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實現共同成長。本人對基于微課的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略作探究:
經常說百聞不如一見,語文教學中合理使用微課等多媒體的直觀教學,易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微課教學語文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化先進的教學方法,它是集圖、聲、像、文的綜合表現,能讓學生跳出時間和空間的約束,開闊學生的視野,能讓人感覺到煥然一新。
比如:講解古詩時,教師可以應用課件直觀地將詩人所處的情境形象地、動態地展現出來,衍生和延伸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適應了小學生認知的發展。再比如,在學習“咕咚”這篇課文時,原來借助掛圖進行講解,教學效果并不好。在新時期的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讓低年級的小學生掌握本部分教學內容,我充分利用微課的優勢,把內容制成動畫片形式,逼真地演示了“咕咚來了”的全部過程,學生們對“咕咚”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把握住了教學的重點,也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課堂教學惜時如金,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教師要適時利用多媒體的微課學習,可以做到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有利于實現:困難學生跳一跳,中等學生吃得好,學習優秀吃得飽。學生可以清晰地記住結構在頭腦中形成表象。在語文教學中,有無數的好詞好句說話寫話訓練,同樣的訓練內容,不同的學生,每次做起來都是一個全新的過程,會因新的元素出現新的狀況。教學過程結束沒掌握怎么辦?可能許許多多的教師在課堂上不止一次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們教師不能回避敷衍,要勇敢地面對這種問題,妥善處理自己的失誤。從頭再來已經不切實際了。這時候,“月光寶盒”微課可以大顯神通進行回放了。
比如:在夏天一節的說話課中,學生們從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水果,準備上一節“鮮果匯”。在品嘗水果之前,學生要先觀察自己帶來的水果外形特點,然后再品嘗水果的味道,最后每人講述水果特點味道等,其他學生再猜他描述的什么水果。個別學生講述不夠理想,想再觀察觀察水果的愿望無法實現了(水果被品嘗掉了),這時我播放了錄制好各種水果的微課,讓學生們眼前一亮,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參與性前所未有的高漲,這節說話課效果超級的好。
將微課作為生物教學的認知工具和知識載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采用自主探究、協作交流等策略學習,有效地將教學內容與現代化手段進行整合。語文課堂中靈活運用互聯網微課,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增加網絡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學中有很多時代背景都是學生無法看到的,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逼真的演示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比如: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時,利用錄像或課件讓學生感受解放初期的時代特點還有故事發生的地理特點,這樣學生既把知識學活,又加深了課堂知識的理解,經常訓練必會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思維學習能力。
此外,在分層次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一位引導者,起著輔助作用,要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情境表演、PPT制作之中,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鍛煉自身學科思維能力,做到全面發展。
基于微課的小學語文分層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正確對待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差異,發現每位學生的閃光點,用不同的評價標準給予肯定和期待,讓每位學生的小手都自信的舉起來,讓小學語文分層教學落到實處,讓微課與語文學科相互滲透融合,更多地關注學生,關注學法,關注實效,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掌握準確全新的生物知識,這才是提高小學語文分層次教學效果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