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莉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江蘇常州 213023)
子宮腺肌癥是由子宮內膜組織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伴隨周圍平滑肌細胞增生及變肥變大現象,臨床表現為進行性痛經等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形成干擾[1]。對子宮腺肌癥患者行腺肌癥病灶切除手術,雖為患者保留子宮,但術后會有疾病復發情況,手術后需予以對應干預,控制疾病復發[2]。本研究針對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州市婦幼保健院實施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治療的60例子宮腺肌癥患者予以指標項目分析,探究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手術,術后放置曼月樂在子宮腺肌癥治療中的意義。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州市婦幼保健院實施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治療的60例子宮腺肌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例。對照組年齡29~45歲,平均年齡(38.25±5.12)歲;試驗組年齡30~46歲,平均年齡(38.44±5.3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常州市婦幼保健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納入標準:①患者具有月經期間疼痛癥狀、月經量增加等情況;②術前彩色多普勒檢查存在子宮腺肌癥,手術之后病理檢測予以證實;③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原發性月經期間疼痛史的患者;②存在其它慢性疾病導致貧血的患者。
對照組選擇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治療,施行開腹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手術,予以開腹于接近子宮肌層位置將病灶割掉,予以縫線;或予以腹腔鏡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手術,置入腹腔鏡后將病灶割掉,予以縫線。
試驗組選擇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結合術后放置曼月樂藥物治療。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手術方式與對照組相同,并于術后放置曼月樂(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90144,規格:含左炔諾孕酮52?mg/個),在月經第2~7?d放置,維持釋放藥量20μg/d,采取B超檢測放置位置正常,并服用甲硝唑(湖南九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43020914,規格:0.2?g),0.4?g/次,3 次 /d,共服用3?d。
觀察并計算兩組治療有效率,治療前后月經期間疼痛程度評判分值、月經總量測定值、子宮體積計算結果、血紅蛋白指標測定情況。
治愈:癥狀消失,沒有出現復發情況;顯效:癥狀大部分緩解,沒有出現復發情況;有效:癥狀部分緩解,沒有出現復發情況;無效:不滿足以上對應指標[3]??傆行?(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取視覺模擬評分(VAS)方法評定月經期間疼痛程度,共有10分,分數越低則表示月經期間疼痛程度越輕微[4]。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月經期間疼痛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月經期間疼痛程度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月經期間疼痛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治療前兩組患者月經總量測定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月經總量測定值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月經總量測定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治療前,兩組患者子宮體積計算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子宮體積計算結果均小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子宮體積計算結果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4。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例(%)]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月經期間疼痛程度比較(,分)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月經期間疼痛程度比較(,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30 5.70±0.58 3.11±0.40 20.134 0.000試驗組 30 5.82±0.60 1.30±0.24 38.310 0.000 t 0.787 21.252 P 0.434 0.000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月經總量測定值比較(,mL)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月經總量測定值比較(,mL)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30 152.36±7.30 85.60±5.18 40.850 0.000試驗組 30 151.20±8.49 54.61±3.50 57.610 0.000 t 0.567 27.151 P 0.572 0.000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紅蛋白項目指標測定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紅蛋白項目指標測定情況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血紅蛋白項目指標測定情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子宮腺肌癥為激素依賴相關疾病,此類患者多存在月經量增多,月經期腹痛等情況[5]。目前治療手段有藥物治療、曼月樂治療、手術治療等[6]。長時間的藥物治療存在比較多的并發癥,在停止給藥之后容易發生病情反復等情況,影響其應用范圍[7]。曼月樂屬于左炔諾酮的宮內緩釋系統,可長時間、較慢、平穩地將孕激素左炔諾酮予以釋放,導致子宮內膜萎縮,使月經量減少,改善月經期間腹部疼痛[8]。采取子宮切除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后無月經來潮并喪失生育功能,對其生活質量帶來干擾,多數年輕患者不愿接受該手術治療[9]。由于子宮腺肌癥病灶與子宮界限不清,保守性的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無法將病灶完全清除,術后癥狀緩解率不佳[10]。所以,本研究主要評估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結合術后放置曼月樂方法在子宮腺肌癥患者中的治療意義。
本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月經期間疼痛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月經總量少于對照組,子宮體積小于對照組,血紅蛋白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子宮腺肌癥患者執行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手術后放置曼月樂用藥干預,可取得良好的臨場效果。曼月樂于宮腔中可起到孕激素效果,且子宮內膜存在的左炔諾孕酮指標含量較高,促進子宮內膜對應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相關受體減少,促使子宮內膜對于血液血循環內雌二醇喪失靈敏度,進而得到較好抵抗子宮內膜增生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子宮腺肌癥患者采用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結合術后放置曼月樂用藥治療,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有助于提升治療干預有效情況,減輕其月經期間疼痛程度,降低其月經總量,減少子宮體積,提升其血紅蛋白項目指標,積極改善其病灶。
表4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子宮體積計算結果比較(,cm3)

表4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子宮體積計算結果比較(,cm3)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參照組 30 215.30±9.22 172.58±7.10 20.107 0.000試驗組 30 214.85±8.50 126.30±6.81 44.530 0.000 t 0.196 25.766 P 0.844 0.000
表5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紅蛋白含量比較(,g/L)

表5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紅蛋白含量比較(,g/L)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參照組 30 89.50±3.26 107.63±4.10 18.957 0.000試驗組 30 88.41±3.30 115.80±5.22 24.292 0.000 t 1.287 6.741 P 0.20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