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 民
(山東省陽信縣人民醫院,山東濱州 251800)
下頜骨骨折屬于患病率較高的頜面部骨折,不僅易影響患者顏面美觀度,還可影響其進食[1],故需及時施行有效治療,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下頜骨骨折的首選,以往常對上述骨折疾病患者采取牙弓夾板頰間結扎術,雖然可獲得一定效果,但上述術式穩定性欠佳,術后患者出現牙齦炎等并發癥的概率較高[2],且需長時間固定,進而易導致顳頰關節功能障礙,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骨折愈合時間[3]。小鈦板堅強固定術屬于目前臨床治療下頜骨骨折的新型術式,具有操作簡便、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勢,其效果獲得了廣大醫師肯定。故為避免牙弓夾板頰間結扎術的問題,本研究旨在探究小鈦板堅強固定術應用于下頜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山東省陽信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0例下頜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齡23~63歲,平均年齡(38.69±4.58)?歲;骨折類型:單發骨折 10例,多發骨折25?例;致傷原因:車禍傷20例,斗毆傷11例,機械損傷4例。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38.57±3.62)歲;骨折類型:單發骨折11例,多發骨折24?例;致傷原因:車禍傷21例,斗毆傷11例,機械損傷3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山東省陽信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符合下頜骨骨折診斷標準;②年齡18~70歲;③具備牙弓夾板頰間結扎術、小鈦板堅強固定術指征者;④生命體征指標穩定者;⑤術前口腔衛生良好者;⑥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顱腦損傷、頜面部其他骨折、頭頸部外傷史者;②存在手術禁忌癥,如呼吸系統疾病、凝血功能障礙者;③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史者;④精神異常者。
手術開始前,對所有患者開展影像學檢查,分析患者骨折情況,術后給予患者抗感染治療,囑咐患者注意做好口腔清潔工作。
觀察組患者施行小鈦板堅強固定術治療,對患者施行全麻處理,然后對骨折部位施行手法復位,注意避免損傷附近的血管神經,預留充分的軟組織寬度,先開展暫時性頰間結扎,以恢復咬合關系,結合患者骨折情況合理選擇小型鈦板,然后開展彎曲塑形,以保證鈦板緊密貼合骨表面,給予固定處理(使用螺釘),注意保護下頰神經及牙根,開放頰間結扎,檢查咬合關系,確定正常后,給予沖洗、縫合處理。
對照組患者施行牙弓夾板頰間結扎術治療,對患者施行全麻處理,然后對骨折部位施行手法復位,成功后,于上下牙列放入牙弓夾板裝置,給予固定。
術后隨訪2個月,對比兩組手術時間、治療總有效率、術后恢復情況、骨折愈合時間、滿意度評分、菌斑指數、軟垢指數及并發癥發生率??傆行?顯效率+有效率。治療后,顏面對稱,下頜骨復位及咬合關系正常,不存在張口受限、疼痛等癥狀為顯效;治療后,顏面對稱,下頜骨復位正常,咬合關系基本恢復,張口輕微受限,張口度為2~2.5?cm為有效;未達到有效標準為無效。滿意度評分:使用自制問卷(滿分20分)對顏面美觀度(5分)、咀嚼功能(10分)、張口程度(5分)等進行評定,評分越高,則滿意度越高。菌斑指數:計分制為0~3分。0分:未見菌斑;1?分:有薄菌斑;2分:齦緣或鄰面有中等量菌斑;3分:齦緣、鄰面及齦溝內有大量菌斑。評分越高,則菌斑越嚴重。軟垢指數:計分制為0~3分。0分:牙面無軟垢;1分:牙面有軟垢,但少于牙面1/3;2分:軟垢占牙面1/3~2/3;3分:軟垢超過牙面2/3;評分越高,則軟垢越多。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時間、疼痛持續時間、術后活動時間、進食時間、出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總有效率97.14%,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例(%)]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5.71%,低于對照組22.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例(%)]
觀察組術后2個月菌斑指數及軟垢指數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觀察組滿意度評分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5。
由于下頜骨的位置較突出,且占據面部下1/3區域,故在受到外部暴力時,較易出現損傷,而下頜骨屬于顳下頜關節重要構成部位,骨折后,易對機體咀嚼功能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其日常生活質量,故及時加以有效救治十分重要[4]。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恢復情況、骨折愈合時間()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疼痛持續時間(h) 術后活動時間(d) 進食時間(h) 出院時間(d) 骨折愈合時間(d)對照組 35 65.72±7.52 36.89±3.69 1.5±0.53 1.85±0.58 5.58±0.68 40.45±5.65觀察組 35 40.42±6.52 20.36±2.42 1.0±0.46 1.26±0.42 3.16±0.52 31.36±6.68 t 15.038 22.161 4.637 4.874 16.725 6.147 P 0.000 0.001 0.001 0.000 0.001 0.000
表4 對比兩組患者菌斑指數、軟垢指數(,分)

表4 對比兩組患者菌斑指數、軟垢指數(,分)
組別 n 菌斑指數 軟垢指數術前 術后2個月 術前 術后2個月對照組 35 1.07±0.10 1.92±0.23 0.41±0.08 1.41±0.11觀察組 35 1.08±0.11 1.34±0.13 0.40±0.07 0.86±0.12 t 0.398 12.988 0.557 19.988 P 0.692 0.000 0.580 0.000
表5 對比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分)

表5 對比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分)
組別 n 顏面美觀度 張口程度 咀嚼功能 滿意度評分對照組 35 3.78±0.42 3.88±0.69 7.29±0.48 13.45±2.78觀察組 35 4.48±0.36 4.58±0.15 8.24±0.51 16.58±2.42 t 7.486 5.865 8.025 5.024 P 0.000 0.000 0.000 0.000
牙弓夾板頰間結扎術屬于以往臨床救治下頜骨骨折的常用術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但上述手術的穩定性較差,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概率較高,且骨折愈合時間較長,患者認可度不高[5]。
小鈦板堅強內固定術主要是指在手術過程中使用鈦材料進行骨折固定,其優勢在于,鈦板和人體具有較高的相容性,可形成一層氧化膜,并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抗腐蝕性,安全無毒,且排斥反應小[6],患者發生炎性反應的概率較低,不僅有助于縮短頰間牽引時間,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縮短骨折愈合時間具有良好促進作用,加上小鈦板密度較低,容易成型,可在體內降解吸收,有助于避免二次手術造成的傷害[7],另外,小鈦板堅強固定術僅需切開唇頰側黏骨膜,不僅有助于保證面部血供正常,還有助于骨斷端新生重連,對縮短骨折部位愈合時間具有積極影響。
詹景翔[8]在研究中對比小型鈦板頜骨內固定術的效果,通過對比治療總有效率、牙齦指數(GI)、齦溝出血指數(SBI)等治療發現,小型鈦板頜骨內固定術的療效更佳,且更有助于維持患者口腔衛生。而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疼痛持續時間、術后活動時間、進食時間、出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均較對照組更短,提示施行小鈦板堅強固定術更有助于加速患者術后恢復,進而有助于減輕手術造成的不適度,且更有助于骨折愈合。同時,數據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7.14%高于對照組80.00%,且滿意度評分較對照組更高,亦提示施行小鈦板堅強固定術的療效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顏面美觀度及張口程度,患者好評度更高。此外,數據顯示,觀察組術后2個月菌斑指數及軟垢指數均較對照組更低,且并發癥發生率5.71%低于對照組22.86%,亦提示施行小鈦板堅強固定術的安全性更高,不僅有助于維持患者口腔衛生,還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骨折延遲愈合發生率。將本研究和詹景翔的研究成果對比發現,兩者均認為施行小鈦板堅強固定術的可行性更?高。
綜上所述,對下頜骨骨折患者施行小鈦板堅強固定術治療有助于促進術后恢復及骨折愈合,減少并發癥發生,滿意度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