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霞
聊城市東昌府區財政局 山東聊城 252000
隨著我國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財政框架體系的逐步建立,強化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已成為財政管理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1]。
健全的績效評價制度有利于實現對財政資金的科學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然而,由于政策、操作模式和制度更新等方面的局限性,當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還存在許多不健全的地方,主要表現在:第一,法律支撐較弱。對于績效評價工作而言,出臺政策是以部門規章形式,國家層面的法律支持比較欠缺,即使存在相關的法律,也不能為實際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第二,部分評價內容缺乏操作性。從內容方面來看,出臺的績效評價管理辦法存在明顯的照搬照抄現象,條文的理論性和原則性較強,但是指導性和操作性較弱,存在明顯的局限性;第三,制度更新比較緩慢。在財政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以往的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時效性已大大降低,急需修訂和完善。
第一,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科學。目前,基層部門使用的主要是上級財政部門制定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參考體系有時與項目的實際特點相互偏離,未能對相關指標進行靈活調整;第二,評價方法單一。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中有比較法、因素差異法、成本績效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等,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現場調查和查閱資料是最主要的方式,相對簡單和單一;第三,績效目標有時流于形式。許多單位在制定績效目標時,態度敷衍,應付了事,甚至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督促預算單位或部門上報績效目標這一環節,導致財政部門業務難以順利推進。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不只有項目績效評價,還有單位績效評價、部門績效評價和綜合績效評價等,存在相互關聯、層層遞進的關系[2]。但是,當前財政部門績效評價工作主要停留在項目績效評價這一環節,具有明顯的單一性和封閉性。在評價內容方面,由于第三方機構自身業務范圍有限,切入點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重點對待立項、招投標、評審、資金使用、財務管理等環節,重視產出忽視效益。
實際執行過程中,雖然對財政支出情況及時進行了績效評價,但是績效評價結果卻沒有得到良好的運用,存在著較大的問題:第一,評價工作與預算安排不緊密,忽視了上一年度選定的項目績效評價結果,有時根據領導部署、工作考核、項目安排等情況,按照慣性思維,將業務型項目資金放在主要爭取的位置,幾乎沒有參考項目績效評價結果,出現資金支付慢、結余結轉不足、項目安排金額不合理等問題;第二,在評價結果信息方面,未能做到全方位公示,或者僅僅公示第三方機構的評價項目,即使公開,也是時間較短,連續性較差;第三,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方面,存在著整改不到位的現象,僅僅將評價結果反饋給部門單位,未能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整改到位。
績效評價是績效管理的核心內容,高質量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有利于提升財政管理水平,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質量提升提出建議。
一是強化行業主管部門對于績效目標的設定管理,確保財政支出績效目標的設定能夠滿足相關規范的要求;二是對各部門單位在績效評價工作中的權利和責任進行強化,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績效目標設定糾錯體系得到有效應用。
在開展支出績效評價的過程中,應該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方式,以此來保證評價實施主體的獨立性和有效性。就目前來看,多元化評價主體在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將其應用到績效評價中,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進行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中應該切實保證主體的獨立性,做好第三方專業績效評價機構的建設和培育,確保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能夠得到來自第三方績效評價機構的專業幫助,提升績效評價的實施效果,確保財政資金能夠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一是應該以現有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為支撐,通過深入研究和細致分析,找出績效評價的通用模板,然后借助模板做好篩選工作,得到通用型績效評價指標;二是應該做好財政支出項目的合理分類,針對不同的分類來對績效評價模板進行細化,保證績效評價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三是在完成一二級指標的細化后,可以針對具體項目制定三級指標,保證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全面性[3]。
一是應該建立起績效評價長效機制,就項目進行持續評價,得到準確可靠的評價結果;二是應該設置項目間橫向對比機制,及時清退效率低或者效益差的項目,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三是應該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財政預算關聯機制,做到獎懲并行,確保評價結果能夠在預算安排上得到反饋,以此來形成對于預算單位的激勵和約束,從而有效發揮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的作用。
總而言之,經過十數年的探索,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適合自身國情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從實踐中可以看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仍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距離全面績效管理的實施依然有著漫長的道路。現行的制度已經開始逐漸改變以往重支出輕效益、重投入輕產出的預算觀念,績效文化變得更加深入人心,能夠為現代財政制度的構建和完善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