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麗娟
(廣東省陸豐市陂洋鎮雙坑小學 廣東 陸豐 516500)
進行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重要的內容之一, 是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養成的重要途徑。該怎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漢字書寫能力, 并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是農村地區廣大語文教師值得關注的內容。
農村語文教師應當積極的進行教學觀念的轉變, 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教學目標, 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拉近與學生的關系, 在交流與觀察的過程中了解到每一位學生的語文基礎以及漢字書寫能力, 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書寫的興趣。
因為漢字書寫屬于基礎的教學項目, 是所有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巧, 它將會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 學生需要通過漢字書寫來進行學習以及知識的展現, 所以良好的漢字書寫能力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不過,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并且在入學之前沒有進行過專業的訓練,學生們對于漢字書寫處于懵懂狀態,漢字書寫的姿勢千奇百怪,例如:學生喜歡低著頭、將身子側在桌面上、趴著寫字等等,能夠規范書寫的學生寥寥無幾,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是進行漢字書寫能力的第一步。所以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性應用, 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方法以及寫字習慣。這是作為語文教師所要擔負起的責任以及義務, 對于寫字姿勢錯誤的學生應當手把手進行教學,并且總結學生容易出現的錯誤寫字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學生為以后的漢字書寫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小學階段指導學生進行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 應當積極地進行創新與改革,進行課程整合; 在教學的過程中側重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養成, 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漢字的結構以及筆畫。 在進行課后作業布置的過程中, 可以專門為學生設計相對應的漢字寫作練習, 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們在課程設計上可以進行類似于以下的嘗試, 首先在課堂中設立專門的寫字訓練課程, 其次是需要在日常的課程設置中進行寫字課程的滲透。 在除了寫字練習之外的課程中, 還需要注意學生的寫字規范以及寫字行為,每一節課程都可以找到1到3個重點字給學生講解寫字規范以及注意事項,,積少成多,就能夠養成學生良好的漢字書寫能力。
有極少一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學方法的設計都是遵從自己的教學習慣,死板的讓學生進行字帖以及田字格的練習, 那么學生就會感覺到漢字練習枯燥無味,從而喪失進行練習的動力。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死板的練習方式只會限制學生的學習能力, 使學生對漢字練習產生抗拒感。 面對該種情況, 作為小學教師應當改善自身的教學方法, 將更加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融入到教學方法中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因為受到硬件條件的限制, 在農村地區展開漢字書寫能力的高效率培養較為困難。
但是基本的條件能夠輔助教師進行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與學生零距離接觸,多去觀察、交流,就能夠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養方法。舉例來說,教師可以在班級之間開展漢語書寫能力的競賽, 選擇同一篇文章,同一篇文言文,讓學生比一比誰能夠將字寫得最好,學生也能夠在相互比較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缺點,取長補短,促進學生書寫能力的提升。
教師自身的漢語書寫水平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 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并且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 加強自身對漢字練習的感悟以及技巧, 才能夠實現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實際的考核過程中,也應當將教師的板書規整度做為考核的指標之一, 進一步促進教師自身漢字書寫能力的提升。
寫字教學作為小學階段學生基礎能力培養的課程,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秉承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多觀察、多實踐,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規律以及特點,加以利用,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進行趣味性的設計, 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提升語文課堂漢字書寫能力培養的質量, 為學生更深層次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