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鳳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鵬詳分校 福建 泉州 362500)
孔子云:“凡事預而立,不預則廢。”備課就是“預”,不備課則“廢”。可見,備課是一堂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關鍵。而以往備課只注重知識與能力,考試考什么備什么。過于功利的備課是停留在淺層的備課。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英語備課要深度去備,往學科核心素養去備。
英語“課標”是經常被人忽視的備課環節之一。課程標準是英語課程的根本,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依據。備課要實現有深度,就要從英語課程的根本入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是深度備課起點。領會課標、吃透課標是深度備課的“深”字所在。那么,如何深度備備好英語課標呢?
一是深度備課程的性質。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體現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質。二是要深度備課程基本理念。英語課標中列出六個基本理念,這些是初中英語課標的核心。如果備課時連基本理念都沒有搞清楚,有何深度可言?如“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2]這一基本理念,倡導英語課堂教學要以任務驅動型課堂為主,學生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在英語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完成學習目標,獲得英語學習成功的喜悅感、成就感。三是要深度備好課程目標。“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2]語課堂教學在第一個環節就要落實這一總目標。
四是深度備好實施建議。英語課標共列出九條教學建議,這些建議對課堂教學都具有指導意義,如“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深度備課環節就要把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要為學生努力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英語語言的課堂氛圍中樂于學習英語。
以人為本的理念已經深入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而在備課環節卻常常忽視這一理念。梅德明教授強調:“老師要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主體,把教程變成學程。”深度備課就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學情就是命令。
首先要以學生已有經驗是起點。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初中英語深度備課要深入到學生的起點。如仁愛版八年級上冊Unit 1 Playing Sports中《The school sports meet is coming》這一課堂教學是以學生掌握好《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I'll kick you the ball again》這兩個原有知識為基礎的。備課就要深入備好學情,從學情出發才是符合課標理念的備課。
其次深度備課學生分層是重點。自古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多元智力理論也告訴我們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不能搞“一刀切”,備課時分層設計教學、分層設計作業。如《Topic 3 The school sports meet is coming Section A》設計如下分層作業: I.根據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補全單詞。(1).Would you m _____ teaching me? (2).Would you mind not t bottles around?(C組和D 組)II. 句型轉換。 (1).I pass you the ball. (改為同義句) I __________ the ball ___________ you. (2).Michael is good at jumping.(改為同義句)(B組和A 組)。III. 單項選擇。Would you mind ______ the door? It’s cold outside. A.openingB.no opening C.closingD.not closing(C組和D 組)。深度備課深入到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喜悅感。
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深度備課作為第一環節,由實現備知識能力到“素養本位”的轉變。
如文化品格這一核心素養,初中英語把要深度備課時要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如仁愛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 5 China and the World》,作為中國人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呢?這就要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樹立文化自信。深度備課時此課時,要把文化品格作為備課的重點。
總之,初中英語課堂應當是“有聲音、有溫度的,但不是火焰山”。[1]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英語課堂就要緊緊抓住深度備課這一環節,深度備課標、深度備學生、深度備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