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墨玉縣雅瓦鄉小學 新疆 墨玉 848100)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學習階段的唯一一門對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對學生掌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此階段,小學數學主要訓練的是學生的計算基礎、思維邏輯能力以及細心耐心程度等,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一般是依托教師的教學計劃存在的,而教學計劃的設計也只是圍繞著教材展開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重復課本中的知識,而學生只是聽得進去,被動接受,不能主動思考。這種課堂教學非常封閉,師生的思維被課本緊緊束縛,教師失去了控制課堂的責任,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而教師要立足實踐教學,具體探究如何突破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真正將課堂教學還給學生,如此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才能切實有效地踐行“創新”意識。
通過對新課程的改革探究,數學教師也要習慣在教學將生活實踐引入教學情景中,構建教學與生活有機統一的模式,如此才能有效引導學生強化生活化教學理念,使他們能夠掌握數學知識。同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中,發展他們的操作能力,強化問題解決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學水平。
比如在教學“基數、序數的含義”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老師可以創設一個生活情境來介紹本節課程,“同學們,你們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知道動物園里都有哪些動物嗎?(生答:獅子、老虎、大象、長頸鹿……)那大家來看看我們大屏幕上展現的動物,大家能說出他們的數量嗎?”這樣教師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出貼近的生活事物,既能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又能聚集其知識汲取過程中的注意力,真正在“數圖片中動物的數量”中自然而然地導入本章節的教學主題,由此加深學生對數字表達、基數、序數概念的掌握情況。
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為課堂教學過程增添了無限的魅力,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因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比如電子白板、多媒體、微課等來為學生營造出生動、活躍以及趣味十足的教與學氛圍。小學生認知規律是一個特殊的形象概念,一個認知過程,從實際到抽象,從感覺到理性思維,因此教師要利用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激發和發展學生的數學興趣。
比如,在教“除法的初步認識”時,平均分的概念就不好理解,因而教師可以導入日常的水果派分方法:將六個梨平均分成三個盤子裝,每個盤子多少個?借助多媒體的大屏幕展現梨子劃分的具體過程,首先點一個梨子就劃分一個到盤子里,最后每個盤子里就會展現兩個梨。這是一個生動生動的演示,既能讓學生知道如何把六部分分成三部分,又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明晰平均分的概念,掌握除法的相關知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如何進行創新教學,其首要做法就是要轉變傳統的枯燥、僵化、單一的教學模式,使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如此才能讓其構造地更加新穎。比如教師在師生互動環節可以巧設游戲教學活動、角色扮演、情景再現等,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使學生在極強的探知欲中發揮想象力,由此提出更多的創造性想法。
例如,在“平移與旋轉”的教學中,由于本章節的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基于物體的空間運動形式對空間概念形成初步的了解。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破“照本宣科”的常規教學模式,要善于利用學生想象空間豐富的優勢,如此才能順其自然地拓展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同學們,你們每人手里拿著兩張平行四邊形卡片。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翻譯或旋轉這兩張牌,試問最終出現了什么新圖案?”學生可以立足本課所學的知識來更好地解讀自己的創作,不僅可以加強對空間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后,教師要注重與學生之間平等地位的構建,要考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意見和觀點。但由于學生面對老師會有天性的畏懼感,倘若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更是會造成數學課程的低效率。因此,要開展創新教學,數學教師應從師生關系入手,加強師生溝通,挖掘學生的內在思想,如此才能踐行“傳道授業,答疑解惑”的教育思想,獲得學生的信任。當學生對教師有了信任感,就會積極參與課堂各項教與學活動,勇敢地提出問題,表達思想,養成質疑技能,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會運用到數學,數學對我們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作為教師,應當在最基本的傳統教學方法上進行積極的改良和創新,為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和不懈努力。數學作為一門體現個人思維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發展意義重大,不論是在升學方面還是將來的學習生活方面都會接觸到。小學階段作為學生生涯至關重要的階段,而教師更是義務學習階段的引路人,因而應當在培養學生基礎的數學思維以及學習方法和習慣方面下做出努力,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和綜合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