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蓮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觀音橋中小學校 四川 金川 624100)
高效課堂主要指的是課堂教學的質量、效率和效果能夠達到較強的目標,也就是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盡可能地用最少的精力和時間,高效率地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靈動課堂主要是針對傳統的僵化的、死板的、單一的教學技術手段和方法模式而言的,靈動課堂要求教師以教育教學的實際內容、學生實際學情狀況為支撐,強化教學方法的科學化選擇利用,實現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度和參與度的提升,強化良好課堂教學情境和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氛圍中實現知識內容的學習、思考、探究。“高效——靈動”課堂是將“高效率”與“靈動化”相聯結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高效——靈動”課堂主要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尋求課堂結果高效率和課堂過程靈動化的新型教學模式。
2.1 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構建情景化“高效——靈動”課堂。初中生物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設計的基礎就是確定精準的教學目標。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知識點,但知識點相對碎片化、零散化,系統整理不夠,在信息技術應用中由于精準設計不足,往往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難以實現良好教學成效。因此,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要緊緊圍繞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目的有針對性進行編排和進行。比如:教學《細胞的生活》一章時,可以讓學生提前對照老師制作的微課短片進行自我學習,學生自己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質,這個實驗我讓學生選擇了花生、蘿卜、大豆作為原料,發現這里面分別含有脂肪、糖和蛋白質,這個實驗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做成功。我向學生拋出問題:這三類物質能否檢測的成分進行互換呢?讓學生去探究,感受生物實踐所帶來的能力的提升。這個過程中在教學短片的應用之中,要強化學生學習時間的合理分配,注重將自身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同新知識連接起來,對自身感覺掌握較為牢固的,可粗略復習,對重點難點則要借助教學短片的反復觀看,最大限度地實現學懂弄通。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既有課堂學習質量效率的提升,也實現了課堂學習手段的創新和學習氛圍的活躍。
2.2 強化對話引導實施,構建趣味化“高效——靈動”課堂。核心素養強調要簡潔快速、直截了當地進行課堂導入。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強化線性思維的應用,讓課堂教學進一步變得明晰、有效,將貫穿其中的線索提煉出來,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知識紐帶的延伸,在舉一反三中豐富和拓展知識。在文章結尾部分要對課程的重點進行有效梳理總結,對那些相對抽象、難以認知理解的知識進行反復強調、重點點撥,助力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內化。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人的由來》時,我給同學們講了我小時候經常和父母之間的對話:媽媽媽媽,我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呀?媽媽說,你是我從路上一棵大樹底下撿來的。接著我和學生們進行交流,大家認為媽媽給我們說的是真的嗎?同學們答道:不是。于是,我讓同學們思考我們人類到底是怎么來的。通過這樣引導式的學習,學生們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起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再比如教學《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一章時,學生在課前已預習了解了遺傳規律,知道了基因的存在。接下來學生又學習了減數分裂的知識,了解了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行為變化,于是教師大可順水推舟地提出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問題。這樣,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記憶。通過課前、課中、課尾合理的教學流程優化設計,高效、靈動地促進初中生物知識的學習。
核心素養下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強化“高效——靈動”課堂的構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構建情景化“高效——靈動”課堂;強化對話引導實施,構建趣味化“高效——靈動”課堂;強化教學空間拓展,構建實踐化“高效——靈動”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