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陽民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福建 德化 362500)
物理核心素養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學習高中物理是要學生加深對重要物理知識的理解,有些知識將由定性討論向定量計算進行過渡,比如:力和運動的關系、動能概念、電磁感應等,涉及面廣,范圍大,跟初中物理相比是螺旋上升的。學習高中物理不僅要掌握物理知識,還要提高學習物理知識、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高中階段的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物理解題能力,學會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綜合能力。
物理觀念的內涵是從物理學的視角形成的關于運動、物質、能量以及相互作用的認識,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提煉和升華;是運用物理知識和方法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的要素主要包括物質觀、運動觀、能量觀以及相互作用觀等等。
因此,老師在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時候,要從端正學生物理觀念開始,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不僅僅只是為了能夠在高考中得分,而是要讓他們將學習到的物理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物理觀念的培養上,堅持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改變傳統的根據課本概念進行講解的枯燥無味的課堂教育觀念,為學生的未來負責,明確學習物理的根本意義。另外,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推動學生感受物理、理解物理,把物理知識運用到解釋實際自然現象的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所在,才能學好物理。
科學思維的要素包括:模型構建、科學推理、科學論證以及質疑創新等。它的內涵是:能對客觀事物進行抽象和概括,構建反映事物本質特征共同屬性的物理模型。通過高中物理的學習,學生應該具備評估并使用證據對問題進行描述、解釋和預測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維意識,能基于證據大膽地質疑,追求科技創新。
高中物理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能會忽略學生對細節的掌握程度,這些細節有可能會導致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理解上的困難,時間一長便會產生較大的脫節現象。師生之間如果缺乏交流,就會造成學生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抓不住重點,同樣,老師也把握不住學生的理解程度。針對這些情況,老師要多注意與學生溝通交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交流方法,樹立科學的物理交流觀念,提升學生科學思維。
實驗探究要求學生具備科學探究意識,具備設計實驗探究方案的能力,能正確實施探究方案,使用科技手段收集信息,同時具備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并能準確表達和判斷探究過程和結果。比如,在學習向心力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講解完課本實驗后,在學生初步了解了向心力概念的同時,組織學生動手操作,準備實驗道具,觀察質量不同的鋼球,在運動半徑和角速度相同的情況下向心力的大小。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來驗證假設的成立,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新課改要求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實驗素養,在高中物理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為實驗以操作為主,具有很大的趣味性,能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習內容變得形象化,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兼顧了學生實驗技能與核心素養的提升。
科學態度與責任指的是認識科學本質。在認識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要求學生具備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珍愛生命、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科學發展具有兩面性,可以造福人類,也能危害人類,提升他們的物理核心素養,教導他們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并非一日之功,是一個長期而且復雜的活動。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物理觀念,重視師生交流,加強實驗探究,提高自我意識,引導學生在提升科學思維的同時,加強動手操作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科學態度。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我們作為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究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高中物理邁向一個新臺階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