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芳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82中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們不斷創新課堂模式,來把握歷史核心素養。作為一名長期在一線的歷史教師,經常會聽到很多這樣的話:“我特別喜歡歷史,然而歷史太難學了;要么就會聽到這樣說,歷史課是我的軟肋;一上歷史課,我就困了……”這就是歷史老師們在歷史教學中,常常會碰到的問題和學生們,這部分學生們認為歷史課可聽可不聽,內容枯燥,講解乏味,不如自己學。結果自學后發現事倍功半,效率不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活學歷史活用歷史,創新靈動,思接千載.轉變傳統的枯燥歷史課堂為生動有趣的互動課堂已勢在必行。
《課程標準》提出:歷史課程改革要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生求知欲,將活力注入課堂。教師應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開展各種各樣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中,教師教得快樂,學生學得快樂!歷史是一門生動形象有趣的課程,學生有了興趣,才會在課堂上有活力,主動地進行學習。
歷史活動課,目的是調整以往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建構具有教育性、創造性、體驗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生主體活動。通過活動課,來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思考問題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也可以讓學生出了掌握書本上的知識點外,了解更多課外知識,增強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部編教材中每冊都設計了活動課,如部編人教版七年級教材活動課,有尋找歷史、編寫歷史小故事、運用歷史地圖學習歷史、“溫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下冊有歷史短劇歷史知識竟、設計及參考資料,這些活動課類型豐富,有競賽式、辯論式,并與學生學習的內容基本是同步的,給我們的活動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認真組好這些活動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活動課主題設計好后,就要開始實施進行。這時候需要教師們對學生進行指導。先要將班級的學生根據綜合能力分好小組,小組成員要互相合作,精誠協作。
在歷史活動課中,教師要有目的地設問,創設的問題情境要使學生融入歷史事件中去觀察、思考,并對有關問題進行判斷、選擇、評價,以得出最佳答案。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不僅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而且還使學生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探究。
記我上的一節歷史活動課,部編教材八年級上冊歷史活動課,我和學生們一起設計了一堂活動課。這節活動課內容很豐富,學生們根據小組情況將48名學生進行分工,有歷史詩歌小組,有歷史小報小組,有百家講壇小組,有歷史情景劇小組,有故事會小組,有歷史相聲小組。每個小組的活動設計完全不同,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演繹了一遍。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定的角色,都有任務,都能積極認真參與到課堂中。
在活動課的準備過程中,學生們先和小組成員一起討論做好計劃,然后小組成員再次分工,找資料,編寫資料,準備道具的等等,學生們還為小組的活動課精心制作課件。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們的熱情,每次活動課時我都會給學生們錄像,讓他們也觀看錄像,通過觀看錄像中自己的表現,在談談活動課上的收獲,當然還要學生們自己查找不足,尋找解決的辦法。這也讓學生們通過活動課對自身有了一定的認識。
創新靈動的歷史活動課讓歷史課活躍起來,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有了一定的改變,從懶散到積極向上,從無所謂的聽到積極主動參與,從一節課下來沒有收獲到收獲滿滿,從著急等下課到恍然間就下課了,這些改變,也改變了課堂教學的師生關系。在歷史活動課中,學生是活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教師是活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師生共同構建了一種平等、和諧、民主、互動式的新的師生關系。
開展有價值的活動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通過有層次、有針對性的歷史活動課,組織學生在互動中交流探討,在不受教材和學生實際的限制情況下,培養發現、學會創新。通過樣式精彩、內容豐富的活動課給學生學習和體驗的契機,減少學習活動本身給學生帶來的限制。
歷史活動課也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習主動性。歷史活動課內容豐富,充滿情趣和生活化情境;活動課中要求學生運用和調動多種學習技能和方法,掌握一定獲取信息的技術,并能在交流和實踐中運用,這樣的接觸是獲取歷史信息的最大化和最優化發展,是創新的基礎。
總之:創新靈動,思接千載的歷史活動課強調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傳統課堂有不同,它有很強的開放性。歷史活動課,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加強了對教材的理解,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動課時,學生們能大膽表現,小組成員之間比較默契,每次活動課后,學生們都顯得很激動,意猶未盡的樣子,和小組成員、教師熱烈的討論,為下一節課能涉及到活動課做準備。創新靈動的歷史活動課后,很多學生積極買了歷史書籍來閱讀,不言而喻學生們的收獲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