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棟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鎮中心小學 廣西 河池 547508)
“一題多解”是數學教學中極為常見的情況,學生在學習和練習中解題思維、解題辦法或者對問題的切入點不同,解題的過程、難易程度甚至結果也有所不同。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掌握“一題多解”的解題技能,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了解不同的解題思路,對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發散性思維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在面對具體的題目的時候,學生可以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尋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應用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題型,也是學生學習起來相對難度比較大的一種題型。在應用題的學習思考和解答中,老師可以結合一題多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思考,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比如說,一個班級中,學生總數是60人,其中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1/2,求這個班中男女生人數各是多少?這個題目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比較常見,解答起來也會比較簡單。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將全班同學種類分成三份,其中男生占了兩份,女生占了一份,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就可以得出在這個班級中,男生人數為40人,女生人數為20人。老師還可以進行提問:這個題目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呢?老師給學生一定思考的時間,然后引導學生從其他的角度進行學習。這個題目還可以運用方程來解答,也就是把女生的人數設為x,那么男生的人數則為2x,根據題目的要求列出算等式就可以得出x等于20,那么就是女生的人數為20,男生的人數為40,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在之后遇到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還可以嘗試從其他的角度進行思考,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
逆向思維就是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傾向于不從常規的角度去思考,而是從相反的角度去進行思考。逆向思維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具有比較廣泛的運用,比如說學生在進行計算題的練習中,為了檢驗自己計算結果的正確與否,就可以采取逆向思維的方式來進行驗算。如,3+5=8,這個時候學生為了檢驗自己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就可以采取逆向思維的方式,用8減去3,看結果是否等于5,也可以用8減去5,看結果是否等于3,在乘除法的計算中,這種思維方式也同樣適用。15÷3=5,學生為了檢驗自己的計算結果,也可以用5×3,看是否等于15,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學生在對其他問題進行學習的時候,老師也可以引導他們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從其他角度去思考。例如:在學習“倍的認識”之后,3的4倍是( ),2的6倍是( ),這是屬于正向思維的訓練方式, 一個數的3倍是12,這個數是( ),12是( )的( )倍,這兩個都屬于逆向思維的訓練。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從具體的題目出發,先從正向思維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然后再進行一定的變化,引導學生從逆向思維的方面去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除此之外,逆向思維能力在正負數的學習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從這個角度去講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有關內容。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的落實和應用一題多解的方法,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方程思想來解決數學問題,也就是通過設置未知數的方式,通過設置未知數利用方程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方式很靈活,能夠有效的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學習完三角形的有關知識后,有這樣一道例題:已知一個三角形,其三邊之比為2:3:5,這個三角形的周長為80厘米,求三角形三條邊各是多少厘米,這樣的問題就可以利用設未知數的方式來解決,即設三角形的三個邊長分別為2x、3x、5x,根據題意可列出2x+3x+5x=80,這樣就能夠輕松的解決這樣的數學問題,當然除了這樣的設置未知數,還有其他的設置未知數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利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
總之,運用“一題多解”學習方式進行習題的解答,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學好新知識的同時,及時的對舊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更有利于我們舉一反三能力的養成。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一題多變這一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利用,使其在對小學數學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都可以發揮出自己的有效作用,最終實現課堂的效性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