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華
(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格林鎮太平小學 貴州 遵義 563499)
現如今,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種主流教育思想,之前,由于受到了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因此,限制了學生的多方面發展。然而,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實施,為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引起了高度重視。數學是小學教學中的一門主要學科,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以此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升教學效率,從而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是向學生傳遞數學知識,為社會培養人才,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數學教學活動更是如此。雖然當前數學核心素養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情境,改變傳統授課方式,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理解數學知識,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這就要求教師善于觀察生活,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梳理,尋求科學合理的情境創設。舉個例子,在講解“年、月、日”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提問,“同學們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嗎?今天是幾月幾日呢?爸爸媽媽的生日是什么時候呢?”這類問題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但也隱藏著日期相關的數學知識,通過生活化的問題提出,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總結。所以說,結合生活實際創設科學合理的問題情境是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策略。
小組合作是生本課堂的一種教學方式,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以及團體合作能力,增強班級凝聚力,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有助于直接提高學生課堂上學習效率,所以,小組合作在生本課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根據學生們的學習狀況、性格特點以及男女比例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劃分,只有保證組內成員各方面的協調,才能使接下來的學習更好地進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每個人發表自己的意見,暢所欲言,使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滿足感。
例如,在學習《認識方程》這一單元的時候,因為這里面的課時包括猜數游戲和天平游戲,所以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參與到這一游戲當中,通過體驗游戲過程,同學們可以對學習的內容有一個較為深刻的記憶,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們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討論,可以是不理解的問題,也可以是一些學習方法,讓同學們暢所欲言,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內容是教師教學的主體,也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主要依據。教學內容的選取是否得當對于教師的教學成效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較為基礎和簡單,因此具有一定的瑣碎性和重復性。雖然讓學生反復學習相同的知識點有助于學生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但是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煩躁感和厭學感。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采用簡約教學法,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合理選取精簡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減負”。如在講解“圖形計算公式”的相關內容時,由于小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限,對于圖形計算公式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適當地進行精簡,為學生提一下公式結論的思路即可,對于公式的具體推算方法可以不做詳細告知,但是應引導學生加強對于固定公式的準確記憶和靈活運用。精簡教學內容,有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也有助于學生減少大腦中的復雜信息裝載量,從而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
自主實踐應用能力是數學課程標準最終的培養目的,這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一個較漫長的過程。數學教師從小學階段開始就要注重對學生這一方面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目前我國新一輪的小學數學改革之中,教師要切實摒棄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聽從的學習模式,要將課堂的主體還給廣大的小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要有意識地穿插一定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學會用理論知識聯系實踐生活,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圖形的運動”相關內容學習的過程之中,其教學重點為教師帶動學生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并且帶動學生創造出更多的軸對稱圖形。在對這一內容的展開過程之中,教師可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發揮想象力,自主創造一些軸對稱圖形。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點,分析自己的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并自主歸納不同圖形的特征與創造方法,以求更好地達到綜合性的實踐教學目的。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以先進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其個性化發展,從而讓學生在長期的積累和實踐中不斷深化數學意識和能力,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