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玲芳
(浙江華維外國語學校 浙江 紹興 312300)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指初中學生通過對知識的不斷了解與學習,逐漸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練習并運用,將生活中的問題以數學方法解決的一種思維模式。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不僅可以加深其對數學知識的記憶,而且可以提高其應用能力。因為數學這一科目本就是特別復雜的,需要學生以邏輯思維自主地將其簡單化,以便于吸收和應用。同時,初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對數學的自主學習、邏輯推理、建模、想象、運算、分析和應用等方面。
2.1 科學認識數學教學,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是人們在生產實踐過程中的經驗總結,是人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的不二法門,數學要在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上促進高效課堂,就要追根溯源,找到數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數學回歸于實踐,并能指導生活。教師要對數學與實踐的聯系有深刻和本質的認識,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對這些聯系進行研究和探索,找到數學知識與實踐的結合點,并以此展開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知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并能在實際中找到依托,尋求其實用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會對解決實際的問題更感興趣,因此也會將思維集中在教師教授的內容上,促使課堂教學能夠高效運轉。
2.2 以核心素養為前提,鼓勵學生大膽展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大膽展示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之一。教師不能只起到指導學習的作用,還應該引導學生大膽展示,將主導權交到學生手里,讓學生來講授知識,以數學思維和數學建模、分析的數學核心素養邏輯為前提,大膽展示自我。學生在講解課本知識時能對教師的處境能感同身受,體會到數學智慧的美,拓展數學思維。知識講解需要學生大膽展示出自己的觀點,對所講的題目進行數學建模。面臨其他同學的質疑,主講學生需要快速運用邏輯推理思維給出正確解答。
2.3 轉變思維方式,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經常把控課堂整體的節奏和內容,這對學生思維的激發和創新是極為不利的,長此以往,學生會喪失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創新意識和辯證的思維方法也得不到激發,成為不折不扣的書呆子。因此教師要將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自由和探究自由,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激發。
教師首先要增加互動,包括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及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師要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思維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反問式和交互式的指導和引導,讓學生在思維的充分溝通中找到正確和符合方向的創新的思維方式;同時學生之間可以進行課題探究,針對題目進行討論或者進行頭腦風暴,在相互啟發、肯定與否定中,通過自己的思考辨別正誤,尋找到科學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雖然看來很浪費時間,便捷性也遠遠不如教師的直接講授,但是一旦形成習慣,學生的思維就像是不斷運轉的機器,會越來越活躍,這會對教師日后的教學產生很大的推動作用,課堂教學的效果會大大提升。
2.4 巧妙設置教學任務,增強學生邏輯推理和數學建模能力。觀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基本前提,唯有觀察與思考才能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進而更加深入的理解數學各知識點。與此同時,鑒于思維本是數學學習的靈魂,而初中數學知識若缺少了數學思維的襯托,則無異于空殼一具,繼而顯得枯燥且乏味。對此,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需積極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外,尚需將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作為課堂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如此方能賦予初中數學課堂以鮮活的生命力,繼而讓原本死板、生硬的數學知識變動鮮活同時凸顯數學的核心素養。
如針對“勾股定理”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若以布置任務的方式來展開,則可首先將學生以四人一組的方式劃分為若該小組,由小組中的譯名學生扮演螞蟻,而余下三名學生則以三角形的形式分散展開,此時,扮演螞蟻的學生需圍繞三角形繞一周,并思考如此方能讓于東的距離最短。通常如此教學,將有效鍛煉學生的思考與想象力,而在學生探索之際,教師在伺機引進勾股定理的相關內容,而學生歷經方才的活動,其身心依然達到了較為興奮的狀態,故也更愿意接受教師調動從而保證理想的教學成效。
總之,在初中階段,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認知數學內涵和現實意義,完善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助力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