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輝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教科所 江西 南昌 330003)
新課標的不斷發展對教育教學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要能夠在實際的教習過程中轉變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指的是要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知識和學習技能理解和掌握能力,要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也是評價課堂教學效果的根據。新課標提出了三維教學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知識與技能”具有結果導向性,對于學生理解、遷移和應用知識點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識與技能”主要表現在學生通過練習所達到的一定程度的能力,通過將課本知識點進行理解和遷移轉為自己的東西。“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學生的體驗性目標,即學生在實際的學校過程中能夠感知到知識的魅力和感知到自身思維方式的變化。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能夠依據三維目標的要求來進行課程教學設置。在指定課堂教學目標時要能夠體現整體性、可操作性和科學設定目標的要求。課堂教學設置的整體性指的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能夠將課時目標、單元目標和總體的教學目標相集合。可操作性指的是在實際的教學目標指定的過程中要能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考慮進去,要能夠體現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科學設定目標是一個籠統性的概念,需要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能夠依據學生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技能體現統一性和層次性的要求,又能夠促進學生對于實際知識的應用和掌握能力。
學生的認知基礎是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能夠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要能夠通過學生能夠了解的知識結構來進行教學。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能夠確定教學目標的層次性,要能夠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學科具有特殊性,班級里的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基礎不同,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也不同。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能夠通過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情況來設置教學方案。例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講解SHIFT,CONTROL等功能鍵時,信息技術教師要能夠掌握對于字母件的指法,保證學生能夠講解和利用好這些功能鍵。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要能夠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活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3.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注意將學生從單一的教學方式中解放出來,促進開發式教學方式的形成。開發式的教學方式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引導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興趣。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能夠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要能夠與教材內容相集合。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仔細研究課本教材內容,對于課堂教學的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講解看圖軟件的應用時,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利用相機來收集日常生活的資料,隨后教師要將這些資料保存在電腦里。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自己操作電腦,能夠運用圖片瀏覽器來瀏覽圖片。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通過創設適應的教學情境能夠很好地督促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信息技術課堂結束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留出給學生自由思考和進行計算機操作的時間。這能夠增進學生對計算機的理解以及對課堂教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在課堂內外不斷地學習來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要借鑒國內外優秀的教育教學案例中的經驗,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式。
3.2 信息技術教學聯系生活實際。以往的信息技術教學,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課堂教學的生活性往往不是十分的重視。在實際的信息技術課堂上,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善于建立信息技術教學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比較強,教師要注意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實踐和探索。理論知識得到實際的應用才能夠促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學生日常的計算機操作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常見的計算機問題,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知識積累下來并且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還可以以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信息技術問題為切入點來設置合理的信息技術問題。在實際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還可以聯合其他的教學方法來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果。圖表教學法是理科性的學科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方式。圖表教學法能夠將教學內容清晰地展現出來,其也有利于教師對于教學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通過信息技術教師的總結和歸納,小學生可以順著教師的思路來思考,這能夠有效避免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
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在課堂上,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師的追求。新課標的不斷深入發展使得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活潑好動且注意力不夠集中。信息技術課堂又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信息技術教師要注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將信息技術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