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艷
(貴州省赤水市第一小學 貴州 赤水 564700)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升,教育理念的創新,小學低年級教育的相關問題也漸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如今教育部門倡導開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開展10分鐘隨堂練字則可以較好的達到這一目的。作為一項較為重要的語文基礎,寫作是鞏固識字的基本手段,能夠較好的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所以應在小學低年級開始就幫助學生打好寫字的基礎,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學術界對小學低年級10分鐘隨堂練習開展問題的研究基本沒有,存在著理論空白,據此,本文分析了上好小學低年級的“10分鐘隨堂練字”的措施,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所謂“10分鐘隨堂練字”也就是不固定練字的時間,由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在課堂上抽出10分鐘時間讓學生練字,對學生的漢字書寫進行規范。隨堂練字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練字興趣,避免學生對練字過程產生抵觸感,此外,隨堂練字有利于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教師可以在每堂課的10分鐘時間內引導學生,啟發學生,抓住筆畫的外形對學生進行示范,在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兒歌等形式加深學生對字形的記憶,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也能夠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初步建立的對漢字結構的審美評價。
在10分鐘隨堂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幾何圖形的方式對漢字結構進行分析,讓學生在短時內明確一些字的書寫規律,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總而言之,規范的書寫漢字是開展書面交流的基本條件,也是學生對語文以及其他課程進行學習的基礎,在10分鐘隨堂練習開展后,可持續增加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從而循序漸進的提升其文化品位,為其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以上所述,基本就是小學低年級開展“10分鐘隨堂練字”的重要意義。
2.1 教師應樹立明確的教育目標。想要上好小學低年級“10分鐘隨堂練字”,對于教師來說,必須要對教育目標進行明確,對學生的學習做好指導規劃,部分小學低年級教師在開展10分鐘隨堂練習一段時間后,發現效果不明顯,之后就開始隨意的布置教學,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的消極情緒都傳遞給了學生,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抵觸練字的心理,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在正確的情況下,對于教師來說,必須要結合課程要求有針對性的開展“10分鐘隨堂練字”,思考適合學生的書寫規律,從簡單的字到復雜的字,讓學生思考正確的書寫習慣,真正的認識漢字,更重要的是,教師必須要通過學生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們的書寫行為進行指導,而不是強制性的對他們進行要求,更不是對其進行批評。
小學低年級教師需要充分把握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在開展寫字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寫字興趣,練字不應該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其本來可以充滿趣味性,如果發現學生對練字存在抵觸感,教師就必須要從自身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方面找問題。此外,教師應在培養學生練字興趣的基礎上,讓其明白練字的方法,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認真練習,練字的過程能夠養成學生良好的性情以及學習態度,所以在低年級學段必須要指導學生認真練字。
教師在業余時間內應加強對《課標》進行學習和解讀的力度,細致的對其進行思考,全面的對其進行了解,不僅僅要尊重學生的年齡段表現,同時還需要以科學的教學規律為基礎,想辦法激發學生的練字興趣,加強對他們書寫習慣的培養,最終讓“10分鐘隨堂練字”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源泉。
2.2 通過分層的方式開展“10分鐘隨堂練字”。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還處于發展的階段,同時“10分鐘隨堂練字”的特點就是在短時間內提升練字的執行力,循序漸進的促進學生進步,而不是強調練字的速度,所以教師應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基本特點,有效的利用課堂內10分鐘的時間,遵循多練少寫的原則,練字并不一定是讓學生一直書寫,也可以是讓學生認字,在多認字的基礎上寫字,多練少寫符合《課標》要求,所以教師更應該對學生的書寫量進行控制。
建議教師每天在開展“10分鐘隨堂練字”的過程中不給學生制定定性任務,主要看學生當天的狀態設定練字的要求,保證其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具體地說,可以讓學生分層練字,一方面對簡單的字與難度較高的字進行歸納整理,另一方面應結合學生的具體能力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幫助學生打好寫字的基本功,放慢書寫速度,最終達成“10分鐘隨堂練字”的開展目標。
結論:綜上所述,作為一項較為重要的語文基礎,寫作是鞏固識字的基本手段,能夠較好的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所以應在小學低年級開始就幫助學生打好寫字的基礎。隨堂練字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練字興趣,避免學生對練字過程產生抵觸感,此外,隨堂練字有利于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教師應在培養學生練字興趣的基礎上,讓其明白練字的方法,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認真練習,練字的過程能夠養成學生良好的性情以及學習態度,在低年級學段必須要指導學生認真練字。除此之外,教師應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基本特點,有效的利用課堂內10分鐘的時間,遵循多練少寫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