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平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慶齡中學 廣東 河源 517423)
由于受一些主客觀因素影響,相當部分農村初中生的數學成績很差,數學基礎薄弱、數學能力低下等成為他們的共性問題,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勢必嚴重制約他們在高中階段乃至之后的人生發(fā)展,因此如何為之突破瓶頸、提升能力、拓展空間則已成為同行關注熱點。
1.1 來自社會與家庭的客觀因素。大凡一種現(xiàn)象的流行都離不開較深刻的社會根源。初中數學低分族群的普遍存在與我國城鎮(zhèn)發(fā)展較快、大批農民工進城、農村留守兒童人數驟增關系密切。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正值青春叛逆的許多留守兒童因缺少溝通和關愛而對學習逐漸失去興趣,青春躁動心情的泛濫,與數學思維需要的謹嚴邏輯形成矛盾,在這場矛盾沖突中,數學最終淪為犧牲品。
1.2 來自本身態(tài)度的主觀因素。態(tài)度,是個人對待他人或事物的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包括認知、情感、意向三個方面。如果說態(tài)度決定高度,那么錯誤的學習態(tài)度是農村初中數學低分族群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農村地區(qū)教育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化指導,導致許多農村學生在數學課的認知,情感意象缺乏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因此對他們而言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正確態(tài)度也成了奢談。
1.3 來自本身能力的主觀因素。農村地區(qū)的"學困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即這些學困生一般是留守兒童缺乏家庭關愛,不愿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不少留守兒童在進入初中階段后,逐漸形成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常表現(xiàn)為學習信心不足,卻又化為不愿或不屑去面對學習困難的言行,任何人以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對待數學都不可能打實數學基礎,也無法提升數學能力,這種來自本身能力的主觀因素勢必嚴重制約了他們學習。
2.1 加強家校雙向溝通合力推動學生發(fā)展。針對留守學生因缺少父母關愛,而躁動叛逆乃至基本放棄學習數學的現(xiàn)狀,數學老師要表現(xiàn)出更多的人文關懷。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yī),如果能夠得到老師多些的關愛。這對留守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補償。孩子會因此敞開心扉,老師順勢引導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的點滴進步老師要及時與家長分享,這樣孩子又能得到來自家長的表揚。家校雙向溝通,讓孩子成長路上愛心滿滿。
2.2 制定系列輔導方案,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既然態(tài)度決定高度,那么端正學習態(tài)度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幫助農村初中數學低分族群端正學習數學態(tài)度,教師可制訂一套課外輔導方案,方案主要包括:(1)數學名人故事教育(主要目的是勵志教育);(2)數學趣味題解(主要目的是激趣教育);(3)基礎訓練(主要目的是查漏補缺);(4)提升訓練(主要目的是體驗成功)。實踐證明,通過系列輔導活動,教師可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在認知、情感、意向上形成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從而幫助學生達成端正學習態(tài)度之目的。
2.3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小冊幫扶因材施教。針對農村初中生數學能力較差的問題,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小冊幫扶因材施教”的方法,具體操作是:(1)合理分配小組。小組人數一般六人,每組配有兩名數學能力較強的學生任組長,每個組長有幫教兩名普通組員的責任。(2)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在課堂上,教師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學習。首先,由教師拋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規(guī)定學生思考的時限;其次,教師給出參考答案,檢查各組長掌握情況,即時解答組長疑問。再由組長解答普通組員的疑問;再次,由老師抽查普通組員,要求被抽查的組員歸納知識點內容,口述問題的解答過程,最后教師點評,對先進個人和小組給予加分獎勵。每周統(tǒng)計一次小組得分,對得分優(yōu)勝的小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3)小冊幫扶因材施教。教師自編《每日一練》小冊,堅持訓練學生,編寫訓練題時,教師根據自身經驗把握難度,內容要包括基礎知識訓練、中等難度訓練和能力提升訓練。教師分層次布置任務,組長的疑問由老師面授,普通組員的疑問由組長解答,最后組長負責收繳小冊,老師據此反饋信息作出必要的教學調整。《每日一練》的操作一般在周日至周四的晚自習課進行。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小冊幫扶,只要持續(xù)推進,成為常規(guī),必見成效。實踐表明,小冊幫扶為我教學開創(chuàng)了佳績,我在培養(yǎng)學科尖子的同時,也有效地轉化了低分族群,班級數學成績連續(xù)多年占據縣內前列。
總而言之,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低分族群,如何提升他們的成績在教師教學工作中占據了很大比例,但這些付出是值得的,因為強化"學困生"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學高效性與公平性。作為農村初中數學教師,應當不斷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學困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我們的努力,小而言之是為了提高班級數學整體教學的水平;大而言之,是為了實現(xiàn)現(xiàn)代農村中學教育目標,普及更公平、更優(yōu)質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