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標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學 福建 仙游 351200)
高中生物學課程是一門科學,科學是十分嚴謹的,學習高中生物不僅要讓學生通過日常的生物課程教學獲得最基礎的生物學知識,而且要讓學生理解生物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的研究思路,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由此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創新實踐能力將會得到大大提升??茖W思維是在實際問題的研究過程中形成的,與此同時,學生學會如何使用科學思維來了解新事物、解決新問題,這才是教師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
科學思維是一種十分嚴謹的思維方式,它能夠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變得十分冷靜,而且能夠合理運用各種科學方法來研究問題,使得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更好的使用科學思維來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掌握科學的思維習慣是現在高中學生所需要的能力??茖W思維的形成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不能為了形成更好的科學思維而超出了學生的學習認知,同時它還需要遵循高中生物的發展規則,這樣學生的思維得到擴散,學生們就能夠根據平時的學習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并探究出他們的規律,另外,學生能夠合理運用邏輯規則進行推理生物知識并達到新的境界。基于此,科學思維的培養是現在學校亟需努力的目標,也是現代社會的高中生為未來進一步學習所應該具備的一種核心素養。
如今,學會且運用科學思維是高中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技能,因此,在展開生物的教學活動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更多的思維方式,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為他們將來的高考提供更大的助力。
2.1 改變教學方式。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教師在展開生物的教學活動時,要讓學生掌握生物書上最基礎的生物知識的同時學會任何學習,這才是教學的主要目的。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那么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趣味課堂或者角色互換等教學方式。
在展開新的教學方式的時候,教師首先根據自己的新教學方式展開新的教學課堂,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掌握探究生物的學習方法。例如在觀察“葉綠體”這一節生物知識的學習。教師先把基礎的知識點進行教學,然后,教師開始講解這一章節的實驗,同時講解有關觀察綠葉體的實驗注意事項。在準備好所有實驗器材后,學生自行開始進行實驗,教師則在一邊進行指導。教師讓學生們觀察綠葉體的形態,結構等。經過試驗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各個小組成員把自己實驗的經過匯總起來,并且把自己的實驗結果和實驗體會制作成課件。教師再抽出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上臺講解自己的發現和成果。通過如此,學生會主動參加對知識點的復習和探究。
2.2 運用問題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還有一種方式是合理運用問題。好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展開演繹與推理,通過合理的推理,學生很快能夠得到正確的答案以及實驗結論。教師運用問題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嚴謹的思維邏輯,這將會幫助學生更好的解答生物題目。比如在講解孟德爾定律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一朵藍色的牽牛花和一朵紫色的牽牛花結合后生成種子,這些種子長成的牽?;〞鞘裁搭伾?,每種顏色的幾率有多大?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對孟德爾定律的思考。然后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根據學生的觀點引出要講解的知識點。教師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要結合課件,把這一問題的實驗運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學生在觀看可見后,可以從中體會到種子基因的分配并得知種子基因的決定性作用。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的時候提出一些關于孟德爾定律的問題,比如黑色和白色的狗生出的小狗的顏色等等,這些問題幫助學生復習知識點,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演繹能力和推理能力。
2.3 合理運用實驗。實驗是學生學習生物和形成科學思維的重要學習方式,同時實驗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例如在展開pH對酶活性的影響的實驗時,教師組織學生分成多個研究小組,然后各個小組開展實驗研究。小組成員根據課本知識分析出自變量、因變量并給展開實驗,將所有實驗結果記錄下來,然后根據結果得出實驗結論。在這個實驗結束后,教師適當的給學生提個醒,比如實驗可不可以用淀粉和淀粉酶,學生根據這個問題進行實驗,將得出的結論和其他小組對照和分析。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
總而言之,科學思維是可以通過平時的教學活動培養的。發展科學思維幫助教師更好的展開教學活動,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矯正自己的錯誤,強化自己的學習能力,另外,這種教學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的活躍度,還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科的科學性并認識到自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