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楚燕
(廣東省清遠市新北江小學 廣東 清遠 511500)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實現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全面成長,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進一步突破,同時也能夠更好地響應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推動小學數學在教學前進道路上穩步前行。
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保證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積極性的關鍵條件之一。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注重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密切地溝通,可以讓學生的參與意識更加強烈,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促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暢所欲言的與教師進行學習上的溝通與交流,充分發揮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觀思維,以實現凸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主體地位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認識分數》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有效的交流與溝通來引導學生進行分數知識的學習,如在學習分數的意義時,教師就可以先詢問學生你們覺得分數是什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必對學生們地回答進行正確或錯誤地判斷,只需要讓學生進行踴躍回答即可,當學生完成老師的提問以后,教師即可拿出一張紙對學生說“同學們地回答真是五花八門,我就用這一張紙來告訴同學們,我們所學習到的分數是什么吧”。然后教師再將該張紙對折平均分成兩份,指著其中的一份告訴學生這一份就表示1/2,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多設幾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來了解幾分之幾,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到幾分之幾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試著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分數意義的概括與總結,最后根據學生的描述進行相應的補充。通過與學生進行這種高頻度的有效的課堂互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數學課堂學習氛圍,更進一步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觀思維,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進一步的發揮,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正所謂“學源于思,思起于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產生問題意識,才會形成解決問題源泉動力,也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學習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就一定要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問題的提出,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氛圍中,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問題分析與探索的積極性、主動性與自覺性,以促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數學學習中的主體。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生活中的負數》一課時,教師在每完成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后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或者是自己在該知識點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疑惑點提出相關的問題,來考一考其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難度高低與否,老師一定要耐心地引導其他學生對其進行解決,不要因此來批判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質量,因為只有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問題的提出才能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大膽地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知識探究與分析,以此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深度挖掘學生的數學創造潛能,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得以更進一步的發揮。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地發揮,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還一定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自主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以正確的方法與狀態開展數學知識的探究與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就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得以更進一步的凸顯,實現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發揮。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認識小數》一課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將班級里的學生按照學習能力的高低,分成實力均衡的不同小組,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課本知識的閱讀,并通過閱讀分析小數的意義與小數的特征。當小組完成自主學習任務以后再從每個小組中隨機的挑選一名小組成員進行小數意義與特征的總結,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總結的最完整最準確。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進一步弱化小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難度,樹立他們開展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能夠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觀學習思維,讓學生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尋找到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以此推動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全面發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主體作用的發揮。
小學正是學生各項學習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為學生搭建一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主體作用的優質學習平臺,促使學生能夠通過數學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思維,保證學生數學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讓學生能夠朝著更加全面的發展方向不斷前進,以此從真正意義上完成新課程改革所賦予小學數學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