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霞
(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第一中學 甘肅 和政 731200)
化學實驗教學具有實操性,教師應對現有的化學實驗進行適當的形式調整,使其具有趣味性,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將棉布浸泡于氯化氨飽和溶液中,晾干后燃卻點不著,但冒著白煙。這樣的化學實驗現象讓學生倍感驚訝,教師趁這個機會讓學生們自主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個現象?”、“這個現象的化學原理是什么?”從而讓學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下討論化學實驗現象,實現化學知識的充分吸收。在蠟燭燃燒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備一根蠟燭,讓學生在課堂中點燃蠟燭并觀察蠟燭燃燒后的現象予以探討,也可借鑒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當然在學生探討的環節內教師可以充分提示學生觀察的方向“燃燒蠟燭時,火焰是由小到大還是由大到小呢?”、“吹滅蠟燭后再點燃有什么現象?”、“燒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又會發生什么現象?”讓學生自我總結出蠟燭熔點低、燃燒后的產物等相關結論。這樣的教學模式充分實現了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在課堂中實現學生的中心主體地位的作用,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實現其在課堂上注意力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
化學實驗的相關知識均來源于生活,教師也應讓學生在學習化學實驗后能回歸生活,這也就強調化學教師在制作化學實驗教學計劃時,應實現化學實驗知識與實驗過程的生活化,轉變以往的應試教育下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主體地位與角色的創建,生活化的化學實驗更體現學生自主的探索與開發能力,教師可以全方位的實現化學實驗知識的生活化,例如:課前導入生活化,教師可以在進行相關主題的化學實驗教學時,以生活化的相關小故事予以導入,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化學實驗知識所能帶來的生活突破和生活趣味,實現學生興趣力的集中和教學效果的提升。課中教學生活化,課堂中教師更可以注重教學的生活化,很多教學實驗的教學設備均可在生活中找到,教師可以充分讓學生自主去準備一些實驗素材,并在課堂中與教師一同動手進行化學實驗,加強化學教學的生活化,當然,許多具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宜讓學生操作,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視頻的播放,讓學生雖然沒有親自感受化學實驗的神奇,但也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充分理解化學現象和化學知識。課后教學生活化,許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往往忽略了短暫的課堂背后的大量課后空間,中學化學實驗課堂的課時量占比較少,教師通常無法在課堂時間內充分展示化學實驗知識,學生更是無法熟練把握,這也就要求教師應充分實現課后課堂的延伸,教學生活化便是最好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自己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相關主題實驗,可以利用現階段的多媒體平臺予以錄制上傳,教師可以在平臺上監督學生的完成情況,學生也可在教學平臺中互相觀看與借鑒,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新形式下實現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學生能力培養,更是要求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增加教學過程的民主性,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這也就使相關教學工作者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學生的學習動態和教學效果,應在化學實踐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己動手并暢所欲言,相關化學結論和化學知識最好在學生自己動手與總結的過程中實現。教師應采用多種形式實現互動型高效課堂的構建,化學實驗教學可以借鑒相關學校采取的翻轉課堂形式開展,充分利用小組的相關優勢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在實現課前生活化的導入過程后,學生對相關化學實驗有了一定的興趣,將循序漸進的為學生講述實驗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良好的鋪墊,同時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答疑,讓學生在課前不懂的疑問充分提出,教師進行解答,在課后的實驗過程環節,教師還可對每位學生所作出的結論與結果進行評價,充分實現高效互動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化學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一環,教師必須把握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中的相關作用,并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提升。本篇文章提出了三種途徑,呈現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