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珍
(新疆石河子148團第一中學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使得傳統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多種新興、高效的教學方法,在改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情境教學法是通過構建教學情境,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的一種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現象,既可以增添課堂樂趣,又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在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同時,使學生做到對所學知識的真正掌握和理解,具有較高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所謂情境教學法,顧名思義便是將情境與教學融合,完成教學過程。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以實現教學目標為根本目的,結合教學進度和教材內容,將生活中常見的具體、形象的事物引入到課堂中,利用教學情境,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并且,能夠使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既可以幫助學生熟練掌握現階段所學知識,又可以增強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
2.1 問題導入時的情境教學。數學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對問題的解答形成對知識內容的了解,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應用的一種教學思路。導入問題,使學生能客觀地、清晰地理解問題,是進行數學教學的關鍵。問題導入時應用情境教學,能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迅速對問題產生直觀認識,為后續學習搭建“腳手架”。例如,在講授“垂直與平行”時,筆者給學生出示學校道路、教學樓和路燈的照片及視頻,請學生觀察照片和視頻中的關鍵事物:道路、教學樓、路燈、行走的師生。接著提問:“哪些事物是垂直關系?哪些事物是平行關系?”學生產生疑問:“什么是垂直?什么是平行?”筆者趁機導入新課。整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很濃厚,為自己理解并能夠指出事物關系而感到自豪[1]。
2.2 生活型情境。教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存在著數學的身影,尤以小學數學最為典型,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最為廣泛。如果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加以研究、應用,那么會使學生感到非常的貼近,有種強烈的學習欲望。小學教育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開始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發展的都不成熟,對于事物難以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這樣對小學教學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貫穿在課堂上。使學生能在老師設定的情境中思考數學問題,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乘法口訣時,導入“數羊”的游戲,村子里舉行運動會了,村長希望羊村里的羊都來參加,來的羊可真多呀,有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數不過來了,運動會馬上開始了,村長得又快又準的把小羊的數量統計出來,教師讓同學們趕快替村長想辦法,怎樣數又快又不容易出錯?這時引入乘法口訣表的學習。學生對動畫片中的形象十分熟悉和喜愛,有了這個鋪墊,讓學生們會覺得數學知識可以和生活中的動畫片結合在一起,讓同學們在家看動畫片的同時,回想起課堂講的數學知識[2]。
2.3 知識擴展和泛化時的情境教學。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和邏輯性非常強,學會舉一反三對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但是,能做到將知識進行擴展和泛化,需要小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也需要他們在日常的學習和游戲中重視其中的數學原理,積極動腦思考。然而,在教學中,學生缺乏較為明顯的線索,也很難形成主動思維。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多舉一些平時學生游戲和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引導學生應用這些情境,在相似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能力的擴展。小學生處于愛玩的階段,將數學知識貫穿到游戲當中,能較好地增強教學效果。比如,很多小學生在學前就認識撲克牌,并在玩伴或家長的指導下學會了簡單的撲克牌游戲,教師可以將這一游戲應用在“比多少”這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比出哪個大、哪個小,進而強化學生的邏輯概念,對加減法有更深刻的認知[3]。
2.4 興趣型情境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學習什么知識,興趣是最重要的,所以培養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創設情境。用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在講述“分數的大小比較”時,設計這樣的故事引入:西天取經的路上,師徒四人在炎熱的天氣里繼續趕路,豬八戒口渴了,出去找水喝,費了很大的心思,終于找到了一個大西瓜,他心想,四個人平分西瓜,每人得到四分之一個西瓜,我老豬這么辛苦,我應該分五分之一,于是回去以后,提出來要西瓜的五分之一,悟空很爽快的就答應了。結果,豬八戒吃了虧,上了當。故事講完了,要趁此機會啟發同學,培養興趣:”同學們,你知道豬八戒為什么吃虧上當了嗎”學了這一節課,我們就知道原因了。這樣的數學情境,讓同學們很快就對新知識產生了興趣,增強了求知欲望,更好的促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
情境教學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創設一個良好、恰當的教學情境,不僅能夠改進數學知識教學的呈現方式,而且能夠使學生積極開展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有效的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