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山東省利津縣陳莊鎮中心幼兒園 山東 利津 257400)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許多發生在生活中的血淋淋的事故提醒著我們保護孩子的安全才是幼兒園的根本,只有在安全的基礎上,才能談得上教育,只有安全,孩子們才能開心地在幼兒園成長,因此保護幼兒的安全和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適時對孩子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孩子年幼無知,沒有生活閱歷和經驗,他們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也不知道什么東西能玩、什么東西不能玩。對于某些事情他們偏偏喜歡做一些危險的嘗試。在幼兒園里,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應放在首位,這就需要老師們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及豐富的安全知識,時刻關注幼兒的安全,杜絕一切事故的發生。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根據與幼兒相處的經驗,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挖掘、整理與幼兒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安全自我保護內容,通過教育活動、游戲活動、生活常規培養的方法來對幼兒進行安全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
1.1 豐富幼兒的生活知識,增強幼兒安全意識。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由于他們年齡小,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差,同時又缺乏生活經驗,在平時玩耍時,他們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東西能玩,哪些東西不能玩;因此,日常活動及戶外游戲中很容易發生一些事故。針對上述情況,我們應當引導幼兒正確認識世界,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1.2 進行適當的鍛煉、磨礪,提高幼兒自護能力。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裹在層層“愛”的保護罩中的孩子,他們是否也會喪失自我保護的能力?大家知道,孩子受保護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錯,因為突發的、難以預料的事很多,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平常總是被“鎖”在“保險箱”里的孩子會不會束手無策?因此,讓年幼的孩子適當的鍛煉、磨礪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有賴于他們運動能力的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尤其是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唯有靠充分的體育活動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1.3 家園合作共育,培養幼兒自保意識。通過家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向家長介紹一些“安全”、“自救”的知識,介紹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對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提高家長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意識,共同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育要順應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2.1 交通安全教育。幼兒園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如:“紅燈停、綠燈行、遇見黃燈等一等”,行人要走走人行道斑馬線,馬路上走路靠右邊,不在馬路上奔跑、玩耍、做游戲,不橫穿馬路等等。②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記(如紅綠燈、人行橫道線、禁止行人通行等),并且知道這些交通標記的意義和作用。③幫助幼兒初步形成交通安全意識,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在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時,可選用一些兒歌、故事和游戲以增加趣味性,也可邀請交警叔叔來園授課,進行模擬表演。
2.2 消防安全教育。從以下方面對幼兒進行消防安全教育:①要讓幼兒懂得玩火的危險性。知道如果發生火災,不僅會損壞財物,還會危及人的生命。②讓幼兒掌握簡單的自救技能。如教育幼兒一旦發生火災要馬上逃離火災現場,并及時告訴附近的成人或撥打火警電話119。當發生火災,自己被煙霧包圍時,要用防煙口罩或干、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立即趴在地上,在煙霧下面匍匐前進。③進行火災疏散模擬演練。幼兒園事先規劃各班安全疏散的路線,讓幼兒熟悉幼兒園的各個通道,以便在發生火災時,能在教師的指揮下統一行動,安全疏散,迅速離開火災現場。④還可通過多媒體讓幼兒觀看消防隊員滅火情境。向幼兒介紹火災的形成原因、消防車的作用、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等。
2.3 食品衛生安全教育。飲食安全教育的另一方面是飲食習慣的培養。如教育孩子在進食熱湯或喝開水進必須先吹一吹,以免燙傷;吃魚時,要把魚刺挑干凈,以免魚刺卡在喉嚨里;進食時不嘻笑打鬧,以免食物進入氣管等等。
2.4 幼兒園玩具安全教育。游戲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最愛。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與活動中,幾乎有一半時間是在和玩具打交道。因此,對幼兒進行玩具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幼兒玩不同的玩具,應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如玩大型玩具滑梯時,要教育幼兒不擁擠,前面的幼兒還沒滑到底及離開時,后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玩小型玩具積木、串珠、玻璃球時,不能將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傷害。等等。
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它關系到每個幼兒的安全與健康,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平安。它不是我們老師強迫灌輸的,而要讓每個孩子主動去獲得,這種獲得要從良好的環境中、各種教育實踐中、豐富多彩的游戲中去獲得。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貴在持之以恒,要保持連續性。因此,讓教師、家長、幼兒都應該攜手起來防患于未然,自己撐起自護傘,大家一起來營造一片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