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紅
(新疆阿圖什市昆山第二小學 新疆 阿圖什 845350)
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已然成為當今教育的核心。素質教育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更要求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實踐應用。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然不適用于素質教育下的小學課堂,老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通過研究和探索,不斷改善與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尋找出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培養和數學課堂效率提高的教學模式,數學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下對學生幫助較大的一種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通常會忽略掉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課本知識,老師只知道灌輸給學生課本內容,這種教學方式是在讓學生被動的吸收知識,數學本來就是一門難度較大的抽象型學科,這種教學方式無疑是讓學生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達不到任何學習效果。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改下能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教學方式,是一種創新的靈活的數學教學方法,采用小組合作法,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還有助于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一心的良好品德。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在傳統授課的基礎上,把班級學生分成人數相同的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主體開展數學教學與學習活動。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上融入小組合作的優勢就在于:以群體的形式帶動個體,小組內其他成員的積極性能感染以及帶動個人,小組內的每個學生個性都不同,有些學生天生性格內斂安靜,在小組合作中學生能打開自己投入到小組任務中。小組合作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潛力,改觀學生對數學教學的傳統印象——數學學科并沒有想象中的枯燥乏味和難以理解。只要找對學習方法,學生會發現數學是一門很有魅力的學科[1]。
2.1 科學分組,有效的管理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第一步就是分組,如何科學的將學生分組能決定分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實施成果。首先,老師要時刻觀察學生了解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性格特征,學習能力都不同。老師要通過觀察學生科學合理的進行分組。一個小組首先要具備競爭的關系,有競爭才會有動力,有動力學生才能專注的投入到任務的學習中。其次,老師要將不同性格和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分配到一組,例如內向性格和開朗性格的學生在一組,邏輯能力強的和這方面能力稍微弱點的學生分為一組。這樣的分組方式有助于學生發現不足,取長補短,也能培養學生互相學習,互幫互助的學習精神,共同實現數學的學習目標。
2.2 巧妙創設教學環境。興趣是學生學好一門課程的前提,學生有了興趣就能自主的學習。所以老師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讓小組合作學習融入實際生活,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課堂教學質量也會隨之提高。巧妙地創設教學情景還能讓課堂氣氛變得愉悅輕松,讓枯燥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例如,老師可以根據當前學生的所學數學知識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與討論問題,從中得出答案。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題時,老師可以這樣提問學生:“假設你們一人有10個蘋果,自己吃了其中的十分之二,然后給了媽媽剩下的蘋果中的四分之一,又給了爸爸四分之一蘋果,請問你們還剩下幾個蘋果。”創設具體的問題情境,學生會根據老師的問題運用所學的知識積極地與同學探索問題的答案,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但是,老師在提問前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把握好問題的難度,問題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太難的問題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太容易的問題則不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思考興趣。
2.3 建立科學的評價方法。在小組合作模式的實施中,老師要建立一個科學的評價方法,不能將傳統的評價模式帶入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中去,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效率的唯一標準。老師要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方法,這樣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樂趣和學習積極性。科學的評價方法不僅僅是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老師要從多個方面,根據學生在小組中的真實表現綜合的評價學生。綜合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品質等。科學的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法能培養學生的各人競爭意識的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老師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學生在這段時間的學習成果,再根據考核結果衡量是否達到了理想的學習目標。是否需要再調整學習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老師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全班學生,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生狀況都不同,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評價體系的多元化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的互補,對學生學習成果和課堂效率的提升有顯著的幫助。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融入小組合作學習手段的目的就是以整體學習推動個體發展,小組分工合作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能夠學習到其他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技巧與方法,取長補短,也能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增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感情。要想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老師要合理,科學的運用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樣才能讓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目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