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朝云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四中學 湖南 冷水江 417500)
數學教學是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下,對小學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讓學生學到基礎理論知識,又要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此情況下,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深入了解真實學情,基于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真正達到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綜合全面發展的目的。
在核心素養下構建高效課堂,首先教師的觀念不能停留在過去,至少要對核心素養相關內容要理解。核心素養就是學生通過學習小學數學形成的綜合能力,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中要始終抓住這一綱領。然而,當前有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對核心素養的內容不甚了解,就更談不上全新的教育觀念。所以,小學學校應該采取實際行動組織數學教師進行一系列的教研和學習活動,以此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對核心素養內容的認識,從而促進教學觀念的改變。例如,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到省市級先進模范學校觀摩學習,回來后將所學與本校、本學科教學結合起來,在創新教法的基礎上構建高效課堂。教育局聘請資深教育專家召開現場講座,并設定相應的考核激勵機制,對表現優秀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并沖抵學分,與教師的資格注冊產生直接聯系。
數學概念的理解是數學學習的基礎。然而數學作為一門較抽象的學科,很多概念的講解都具有一定難度,學生理解起來往往很困難。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與認識作為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之一,在課堂教學的表達上需要教師具有將抽象轉為具體的表達及引導聯想能力。以“小數”這一概念為例,很多學生難以準確理解小數的概念,而教材中對小數的定義也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什么是小數。這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小數”這一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具有畫面感的解釋。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先拿出兩個蘋果問學生這是幾個蘋果,然后再將其中一個蘋果平分兩半,將一半分給學生吃,并提問現在還剩下多少個蘋果。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實例理解“1.5”這個數字,進而理解小數的概念。這將很有效地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數學概念,而對數學概念的準確理解,則是夯實數學基礎、邁向更高端數學內容學習的前提。
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還需要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建立數學學科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即將學生所熟知的周圍事物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認識生活的窗口,更使生活經驗成為更好地實現數學的感知。例如小學數學二年級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在《時、分、秒》的數學學習中形成時間概念,懂得時間的表達,學會看懂鐘表。針對這一知識點的講解,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進行教學,在建立數學與生活聯系的同時,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將模擬時鐘發放到學生手中,并將結合學生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時間點進行提問,鼓勵學生運用手中的鐘表進行時間的表達,如“請用時鐘表示出我們中午放學的時間”當學生運用手中時鐘完成設置以后,教師再鼓勵學生一起說出中午放學的時間,并鼓勵學生兩人一組互相檢查。再如“請用時鐘表示出我們做早操的時間”、“請用時鐘表示出你每天起床的時間、睡覺的時間、吃完飯的時間等等”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對鐘表時間的表達方式得以強化,而從學生所熟知的生活時間入手進行引導,又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的實用性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評估體系對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有較大影響,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優化教學評估方式,制訂科學的教學評估體系,給學生帶來諸多有利影響,提高其自信。以往的教育評估方式重點是以考試成績作為評估的標準,鼓勵和激勵效果有限,因此,老師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途徑。自評可以提高自我反思的效果,可以使學生準確看待自身的優點與缺陷,從而進一步改掉自己的問題;學生互評有助于取長補短,積極學習他人的優點。此外在評價時,不但要依據學生的成績,還要兼顧學生平常在課堂上表現,從而展開客觀、公正的評估。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評估主要在于鼓勵與激勵學生,老師在評價時,需遵守適當的原則,不應盲目指責學生的不足,應當看見學生身上的優點,在指出不足的同時,老師要采用合適的方法,不僅可以令學生虛心接受老師指出的不足,并及時改變,還可以激勵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想要將核心素養內容更加充分的滲透到課堂教學當中,需要一個十分漫長的教學過程,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逐步搭建一個更加高質量的綜合素養培養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