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梅
(河北省遷安市夏官營鎮夏官營中心完全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作文教學主要體現在如何對所學知識的巧妙運用,重在實用性技能和文學水平發揮上,通過樸素的文字和豐富的情感讓文章不僅有主題、有思想,還要有深度、有活力,更要有魅力、有文學欣賞性,讀者能品味出文章的細膩、微妙和生動之處。目前語文寫作理念要求:語文課程要著重體現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和考察,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要自覺留意身邊的人或事以積累素材,增強寫作的自信心,為學生寫好文章吃個定心丸。但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受到教育資源和地方方言等因素的約束,還存在著個性化問題。很多農村小學生寫作時思路不清晰,寫作素材欠缺,寫作中心不突出,思想性、文學性差。語文教師要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和可塑性,積極轉變作文教學觀念,指導農村小學生豐富見聞和感受,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愿意拿筆去寫。本文筆者從生活元素、碼資源、寫作方法等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從點滴之處發現寫作教學的小妙招。
小學生的學習離不開生活的元素和感染,尤其是在農村,有豐富的社會和家庭資源及片段化的歷史文化,這些都是很好的寫作資源。我們要在作文教學時巧妙抓住生活細節,切入主題主動去感知,讓學生找到習作的方向和自信。比如,在秋季開學時,描寫秋天的文章很多,這時的習作單元一般圍繞秋景、秋收、秋忙話題展開,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走進秋天,從大自然中感悟秋天的金色和收獲的忙碌,在瑟瑟秋風中、忙碌喜悅中找到文章的切入點。農村的小學生對秋收不陌生,教師讓小學生仔細觀察秋收的場景,包括人物、農作物和天氣情況,然后將他們寫到自己的作文中。經過觀察和深思,小學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寫作文都很流暢、充實,似乎有很多話要說。有的小學生寫道:看那濃濃金色的作物,像是金色的海洋,谷穗累彎了腰肢,大紅高粱笑開了花,金色的玉米敞開胸襟等我們去收呢,我愛秋天。還有的小學生寫道:秋收時節人們那繁忙的節奏,喜悅的氣氛簡直是人間天堂,奇美無比。在風兒的吹拂下喚起千萬層波浪。秋收的日子到了,農民伯伯忙著收割,他們被秋日的金光曬得汗流浹背,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如今,科技的進步給小學生作文訓練帶來很大的便利,語文教師可以運用技術打造趣味性和科學性的語文課堂,徹底告別枯燥講學、乏味聽辨的作文課堂。農村語文教師要善于選擇碼資源進行范例引導,豐富和積淀學生作文信息。碼資源的使用要結合實際學情和教學需要,從內容上和素材量的積累上要多樣化,切不可一刀切要有選擇性,避免造成學生的厭煩和單調。比如講部編版小學語文《少年閏土》,文章重點描述了少年閏土知識底蘊深、聰明果敢、睿智機敏的特點,通過捕鳥與拾貝、刺猹與觀魚等事件詳細的描述了少年閏土。閏土做的這些事很多農村小學生都做過,因此會感到很熟悉,語文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調用碼資源還原課文的場景,構建課堂情境引導學生自發參與課程信息的獲得。描寫人物的作文很難寫,不僅要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描寫人物和環境,還要展現出人物的情感和環境的特點。講描寫人物作文時,語文教師可課前制作專題化文章范例的碼資源,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觀看碼課,共同探討描寫人物的作文的注意事項,總結常用的修辭技巧。學生回家可通過掃碼提取文本范例信息,也可以通過掃碼提取膠囊視頻,通過觀看視頻信息整體感知人物心情,為習作鋪好路、開好頭。
寫作方法指導更是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法寶,有些農村小學生積淀很多寫作素材,所缺的是寫作技巧有待提升,從而造成寫出的作文沒有靈魂,缺乏生命力和文學性。我們要有側重點的給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輔導,消除小學生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實現人們所說的“授之以漁”。比如開展優秀作文我來讀活動,通過朗讀作文不僅能夠增強農村小學生的語感,還能強化邏輯思維和弘揚傳統文化。小學生朗讀到眾多優秀文章,這也是一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過程,為小學生寫作提供靈感;優秀的作文可以在櫻花校園網和櫻花校園廣播中展播、聯播;還可通過校園報刊、公眾號連載、校際分享等方式,使農村小學生的優秀作文被更多的人看到,同樣農村小學生也能夠閱讀到更多的優秀作文,這些更具農村特色的文章與城市里的學生所寫的文章交互生輝。學校可以鼓勵小學生去參加校際作文比賽,在各種活動中讓小學生對自己的習作充滿自信。再比如通過動漫素材豐富作文教學,小學生都很喜歡動漫,語文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用小學生喜歡接受的方式充實素材,使小學生印象和感知更加深刻,寫作素養自然會大大提升。
總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小學作文提質及效率提升問題,語文教師必須要不斷探尋有效的、可持續使用的教學方法,在應用中拉近小學生與作文的感情,讓小學生不再畏懼寫作,養成愿意寫作、主動去寫作的習慣,通過寫作表述出真實的內心感受和社會形態。還要指導小學生的寫作技巧,有機滲透生活資源,運用技術策略輔助作文教學,積淀習作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