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琪
(甘肅省臨夏廣河縣廣河中學 甘肅 廣河 731300)
作文是困擾高中生已久的一個教學難點。一篇好的作文不僅要求作文結構新穎,立意也要獨特。但是多數高中生的作文水平都很普通。原因在于大部分高中生不會采用新的寫作方式去構思、立意。生活是平淡的,作文題目卻是千變萬化的,如何用平淡去勾勒千變萬化是高中老師應該不斷研究、不斷突破的難題。
高中語文作文多為議論文或夾敘夾議的文章。這類文章的開頭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開頭不僅要直接拋出自己的觀點,還要讓讀者對文章感興趣,產生好的印象,通過標新立異的觀點促使讀者繼續向下閱讀。所以,與眾不同的第一段是一篇文章的靈魂。
例如《邊城》中:“翠翠在風日里作左張養著,故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市為青山綠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憑這話把翠翠純真和清明還有邊城自然和古樸聯系起來,讓人自然而然思市的產生美的感受,介紹了翠翠這一教高人物形象和邊城的自然風光。文章級開篇的方法還有有很多,學生可以稍微解釋材料后直接提出觀點,也可以先進行情感的鋪墊、渲染,然后分析,讓讀者通過情感明白文章的觀點。
開頭訓練是有一定過程的,教師切不可操之過急。首先要教會學生的便是學以致用。平時課本中出現的美詞美句,還有名家名篇寫作思路開頭的技巧,教師都可以著重講解,同時也要督促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還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類型的作文第一段是不同的,要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寫作。最重要的是不斷練習,在大量的練習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風格和筆調,最后寫出不落俗套、標新立異的第一段。其次是不斷練習寫作,在練習中積累經驗,提煉自己的觀點形成自己的風格。最后,開頭的第一句話要認真群酌,力求醒目,準確,概括性強,不落俗套。
讀者通過猜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也是這份好奇心促使讀者迫不及待地閱讀下文。所以,好的開頭在審題、立意或擬題的基礎上一定要做到開門見山、高屋建筑。
一篇文章光有引人入勝的開頭算不得完美,中間的情節安排也要注重層次的劃分。大多數教師指導學生作文訓練時,不斷強調開頭的重要性,卻忽略掉中間段的劃分,殊不知,中間段如果表達不夠完善,文章也不能算做成功。學生的大部分觀點都在中間段進行闡述,所以中間段要清晰、有主有次,讓學生把觀點表達清楚。
例如歐·亨利在《麥琪的禮物》的情節安排上就很是巧妙,用頭發、手表兩個看似稀松平常的事物牽出家人之間的愛與關懷,詮釋了西方的感恩。用堅實的生活素材制造懸念、文章描寫麥琪的苦惱、賣掉頭發后的內疚、買到禮物后的欣喜,形式與內容相輔相成、層次分明、情感豐富。教師可以以此為模板,讓學生猜測主人公買的禮物,然后將作者制造懸念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先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潛移默化的體味揣摩,體驗懸念帶來的探索欲,然后再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在文章中制造懸念,學以致用,給人以恍然大悟之感。教師要教會學生分層釋放線索,最后再用讀者意想不到的結局將線索串聯起來,給人新奇感受的同時文章也做到了層次分明。巧妙、高明的懸念讓文章跌宕起伏、情節一波三折。也只有層次分明、邏輯縝密的行文結構才能讓人感受到作者的不同凡響。
與文章的第一段不同,末尾段講究的是余韻悠長、回味無窮。文章與藝術品相同,都需要作者的精雕細琢,細致的收尾工作才能讓作品完美無瑕,真正做到從量變到質變。
例如楊絳的《老王》結尾就讓人在心疼之余又引發出更多的感想,做到了回味無窮。文章最基本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與被尊重。老王有田螺眼,另一只眼睛也不好,靠拉車維持生計,也沒有什么親人。楊絳一家經常接濟他,他為了表達感謝,給了楊絳家送來了香油和雞蛋,但是楊絳卻用錢辜負了老王的一番好意,最后回想到自己行為的不妥時,老王已經去世了。文章最后一句“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震撼了讀者的心靈。文章樸實,筆調細膩用簡單地文字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安,讓人回味無窮。學生的作文在結構方面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這樣有哲理的結尾,不能讓讀者產生共鳴。所以,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反復強調文章升華的重要性,學生以平常小事為題材并無不可,關鍵是要讓學生把內心的感悟呈現在文章中,做到有感而發、動人心弦。除了富有哲理外,結尾還應當有概括力,做到總結全文、收尾呼應,讓文章有理有據、層次分明。用語求短、擲地有聲、用滿滿的激情給讀者以感情上的觸動。
作文對于高中語文來說至關重要,寫作的方法也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寫作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學生的感情流露、真情呈現。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破除寫作的套版,不斷創新,用新的筆法和結構提高寫作能力,從阻礙個性展示的應試作文中解脫出來,用寫作激發學生解放自我、展示自我,讓學生真正做到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