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霞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南河學區 甘肅 宕昌 748503)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背誦單詞、多次反復的朗讀文章和教材內容,以實現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但是這種方式對于小學生而言,會扼殺他們的語言天賦,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態度。因此教師需要結合班級內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最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方案,并與學生進行大量的有效互動,從而促進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提升。
當前,國內的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還是采取的背單詞、講語法的過程中,雖然教師都學習了新的教學理念,也掌握了新的教學模式,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教師在課堂上還是采取的單一的教學方式,沒有為學生去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節,從而使學生對英語教學有錯誤的認知,也對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消極作用。而且很多的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英語知識的傳授和講解,忽視了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忽視了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導致教師對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進度沒有準確的認知,進一步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2.1 創造師生互動的條件。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首先就需要教師能夠對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學習進度等了如指掌,從而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等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教師首先需要創造師生互動的氛圍和環節,能夠讓學生與教師在平等的環境下完成有效互動,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的意愿、學生的想法,從而給予學生英語課堂的自主權,讓學生能夠有平等交流互動的權利,從而保證英語課堂師生有效互動的開展。如在“At the zoo”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喜歡動物的天性,先通過多媒體等方式播放不同動物的圖片和視頻,然后引導學生對這些動物進行評價,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動物的認知和觀察,講動物園中不同動物的特點,并試著模仿。通過這些環節就能夠讓學生對動物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讓教師能夠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語感等更加家里,從而讓教師能夠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等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有英語水平和認知的課堂交流互動活動。
2.2 采取因材施教模式。每一位學生的語言環境、語言天賦、學習能力等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論教師采取怎樣的教學方式,在整個班級中,總會有學生的英語水平較好,也會有學生的英語水平一般和較差,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而不是用一個統一的標準去面對所有的學生。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時,就需要兼顧到所有的學生,不可以一味的按照大部分學生的水平進行教學和互動,要讓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能夠通過互動環節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對于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則需要在互動環節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要引導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鼓勵他們去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互動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以及學習進度,從而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問題和互動,從而形成不同的教學風格,以促進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提升。
2.3 采取角色扮演法。小學生對于未知有趣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天性采取角色扮演法,讓學生能夠在表演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掌握英語詞匯和語法的運用。教師要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首先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要充分根據小學生的發展特點來設計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從而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也能夠緩解由于單調的語法和詞匯教學活動而導致的緊張沉悶的教學氛圍,從而讓學生能夠對英語教學充滿興趣,進而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如在學習到“How much is it”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讓學生能夠使用How much is it來詢問物品的價格,教師就可以扮演學生日常生活中能夠見到的服裝店售貨員,然后讓學生扮演客戶去詢問衣服的價格,并能運用自己所學過的英語知識進行購物交流。通過這一方式能夠讓學生掌握了“How much is it”句型的運用,還能夠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語感,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能力,同時也讓教師能夠對學生的英語水平等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從而促進了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提升。但是教師需要注重的是在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時,一定不要直接的對學生語法和詞匯的錯誤進行直接的指出,這種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但是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從而影響學生對交流互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適當的忽視學生的小錯誤,在課后進行糾正,從而幫助學生了解自己錯誤的同時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對學生主動參與互動環節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的互動能夠促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同時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方式來開展互動活動,從而讓學生在互動環節能夠建立自信心,同時還能夠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