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東
(安徽省臨泉第二中學 安徽 臨泉 236400)
大部分學生反應高中數學作業難、作業多給學生學習數學帶來很大的困擾,極大傷害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有效的數學作業不僅能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反映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而且通過學生作業的真實反饋,教師可以及時的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進而提升自己的教學效果。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教師在設置數學作業時一視同仁,忽略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性。
由于學生智力、能力差異以及情感態度和知識經驗的不同,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和結果都是有差異的。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是根據已有知識經驗和獨特認知結構,主動建構而形成的,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認識和理解上的差異。布置統一的作業對于成績好的同學,作業做起來沒挑戰,疲于枯燥乏味的應付,為完成作業做了很多無用功;對于成績差的同學,由于基礎相對薄弱導致做題過慢,而為了應付老師檢查,只有選擇抄襲應付。針對目前存在的這種普遍現象,高中數學應當實施作業分層,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做不同層次的作業,以合理作業分層的方式滿足各類學生學習數學的需求。
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都是個性化的,我們要正視學生學習數學的這種客觀差異,尊重、積極對待學生這種差異。作業分層正是對待學生差異化的一個有力手段和有效的方法,可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數學的需求,使得不同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水平獲得不同的發展。
2.1 理論依據。根據布魯姆的目標分類理論,認知領域可以分為六個從低到高的層次:知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綜合。布魯納對認知的六個不同水平的劃分,反映了不同學生對待知識的不同的理解程度。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對智力提出科學全面的認識,學生智力類型是有差異的,要積極地理解并正視不同類型的差異。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進行教學,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智力特點,采取差異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根據最近發展區教學理論,讓不同的學生都能達到自己最佳的發展水平。
2.2 聚焦核心素養,科學分層設計。教師通過對高中數學內容、課程標準進行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之后,精心挑細心選,設計出不同層次的作業。我們把給學生提供的數學題分為三類:基礎達標題目、能力提升題目和拓展探究題目。基礎達標題目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學生能從簡單熟悉的數學情境中抽象出相應的數學概念、數學問題,通過模仿之前學習過的數學方法,通過類比解決簡單的問題,包括課上講過的原題的變式以及教材上的基礎題目。能力提升題目,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訓練,提升思維品質。拓展探究題目中問題情境的設置要相對復雜、抽象,能更好地呈現出多樣性、多層次的數學問題,體現開放性、創造性和綜合性等特點。應當注意的是這三類題目都應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的本質,注重通性通法的考察,淡化解題技巧,同時要注重通過完成作業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的達成。
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智力差異和情感態度,并且在充分考慮個人意愿的基礎上,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學困生做A類作業,中等生做B類作業,優等生做C類作業。其中A類作業全是基礎題,B類作業包括50%基礎題和50%能力提升題,C類作業包括40%基礎題、30%的能力提升題和30%的拓展探究題。設置的作業要少而精并且要具有典型性,知識的考察要全面,教師應提出規范性的要求并給予足夠的完成時間。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現實性又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既照顧他們的求知欲和個人的需求,也能使更多的學生學到適合自己的數學。通過分層作業的布置,有效合理的控制了各自作業的難度,激發起學生中等強度的動機水平和學習斗志。
2.3 民主管理,促進發展。對于學生的分層不能固定不變,應以一個月為周期,根據他們的作業完成度及時調整。如果做A類作業的學生完成的很好,可以升級做B類作業,如果做B類作業的學生完成很好,可以升級做C類作業。反之,如果做C類作業的學生完成度不夠,降級去做B類作業,做B類作業的同學完成度不夠,降級去做A類作業。在調整學生作業分層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個別學生的意愿和分層小組成員的建議,實施科學民主的管理。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務必要要做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也要堅持個體差異和因材施教原則。學生的評價等級以他們各自完成度為主要參考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注重個體內差異評價,著眼于學生的過去和現在對比評價,要更加關注學的進步和發展,培養學生正確的自我效能感。實踐證明,通過分層小組動態的管理和科學評價,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堅韌的意志品質。
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學習時間緊張,教師布置作業要少而精,在認真篩選的基礎上對學生作業進行合理分層。事實上教師只有在充分研讀課程標準和全面調查掌握學情之后,才能對作業進行合理分層。實踐證明,分層作業能很好促進學生主動、個性的學習,使得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都能得到最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