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伊冰
(廣西南寧市上林縣澄泰鄉初級中學 廣西 上林 530500)
總復習的時間是有效的,復習的效率和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中考的成績,因此教師在總復習時應該選擇合適的方法。比如先明確總復習的目的,將每一單元的內容設置合理的復習任務,幫助學生回顧知識的同時,構建起正確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利用正確的方法復習,掌握正確的數學思路和解題技巧,通過聯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多數教師都會將基礎忽略,認為學生只要能解決高難度的題型,遇到基礎題型的時候自然也就能拿下了。這樣的想法往往是錯誤的,因為學生的基礎知識沒有鞏固復習,光是掌握了常見題型及高難度題型的解決方法,遇到基礎題型的時候明明知道自己掌握了知識點,卻偏偏解決不了,白白的丟了分數[1]。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將學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系統的知識網絡。
最基礎的就是教材,因為中考題型再怎么變,也不會脫離教材。而且通過歷年的中考試卷證明,中考試卷中的基礎題型大多數都是將教材當做了基礎。也就是就說,只要學生掌握了教材中的內容,一半的分數就可以拿到。因此,教師在總復習時,要認真細致的引導學生進行復習,要仔細的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比如基礎的概念、公式、定理,教師都需要復習到。比如等式的性質:兩邊同時加減相同的數或式子不會改變結果;兩邊乘除相同的數或式子(除了0)也不會改變結果。只有這樣,學生在面對基礎題型的時候才不會慌張,并且成功將分數拿下。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復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的思考方法,將正確的解題思路形成,在做選擇題的時候可以直接將假命題判斷出來,選出正確的答案。教師在總復習過程中還要鍛煉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針對一道題目找到多種解題方法。因為中考比較重要,中考試卷中也不可能直接呈現學生練習的題目,只有學生學會了舉一反三,才能在遇到相似題型的時候正確的找到答案。
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后,教師就可以進行專題復習課。因為在近些年的中考中,出現了很多新穎的題目,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復習過程中需要將那些題目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整合,然后具有針對性的復習[2]。
比如在中考試卷中經常會將圖形變換的問題當做壓軸,將平移、旋轉、翻折等知識融合在其中,題型極其靈活。若是沒有好好的復習,學生面對這類題型的時候就會很慌亂,找不到解題思路。因此,教師在復習這類專題知識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具有難度的、需要添加輔助線的題目當做教學重點,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嘗試去解這些難題,逐漸形成相關內容的知識系統。在進行專題復習的時候,教師要耐心的引導講解,不僅要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知識網絡,還要掌握歸納總結的方法,在復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認知,為今后的復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過一系列的復習之后,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也差不多了,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時離中考的時間也不遠了,應該進行復習檢測了,也就是進行模擬練習。模擬練習的目的不是給學生增加負擔,而且通過試卷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具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將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在模擬練習后,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在模擬練習中做錯的題目,通過思考分析找到自己思維的漏洞,分析寫錯的原因,避免在同一題型中多次犯錯。
在臨近中考的時候,教師通常會覺得時間緊張,恨不得將歷年來的中考試卷都讓學生做一遍。雖然做試卷可以有效的使學生數學能力提高,也能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一旦教師將題海戰術搬到總復習過程中,學生就會消極怠工,根本原因就是來自外界的壓力太大了。因此,在模擬練習的時候,教師要把握好題量,使學生沒有復習負擔,而且通過做每道題目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學生的做題效率呈直線上升狀態。除此之外,在中考復習中,教師應該適當的幫助學生減壓。因為在中考中因為過于緊張、過于焦慮而發揮失常的人不再少數。這樣的話太遺憾了,明明可以取得好成績的。教師盡量幫助學生形成最佳的備考狀態,不要過于放松也不能過于焦慮進行。
中考前的復習工作展開非常重要,不僅能影響到學生的成績,還能影響到學生的成長。教師應該將中考的各種說明熟讀,然后認真的研究新課標的各種要求,將考向盡量掌握,然后設計正確的復習方案。在復習過程中要及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復習方案,還要幫助學生形成最佳備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