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鋒
(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桃渚中學 浙江 臺州 317013)
函數是中職數學重難點知識,其滲透在數學各個環節之中,函數重點在于揭示問題數量關系,研究問題變量。如何學好函數是中職教學的重點,為提高教學效果,可將自主合作模式應用其中,以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從而讓學生正確掌握函數知識。
1.1 自主合作模式的概念。自主合作模式與傳統學生被動學習方式不同,是以學生自身條件為基礎,制定學生自主學習計劃,通過詳細劃分學習內容與步驟的方式讓學生實現自主探究,此過程中教師以引導者身份對其進行指導。自主合作學習開展時,以小組模式,推選一人擔當小組長,教師和組長對組員進行指導,以將組員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全面提高小組綜合能力[1]。
1.2 自主合作模式的優勢。自主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優勢:
(1)調動學生積極性。中職生在函數學習中普遍存在水平低、基礎不足的問題,導致學習成績較差,讓學生學習函數興趣大打折扣,甚至會產生厭學情況。而實施自主合作模式后,可通過師生間共同努力,在交流與合作中實現有效學習,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鍛煉學生協作能力。社會不斷發展,合作與協調能力已經成為學生發展自我、立足社會的重要能力。通過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學生能夠以小組形式討論分析問題,通過細化分工解決問題,可有效鍛煉學生協作能力。
2.1 自主合作模式在預習中的應用。在函數教學之前,教師應當依據學生個體差異,為學生設計相應預習方式,鼓勵學生按照預習要求、思路及綱要自主進行教學目標與重點的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適當點撥學生,幫助學生完成信息處理工作,讓學生能夠在預習中正確掌握自身學習方法[2]。教師預習作業布置可在每天完成教學工作后,此任務中包含本堂課所需學習材料、學習內容、重難點等,以便學生對此內容具有充足了解后,讓課堂學習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進行《函數的性質》預習中,學生經過對函數概念、性質的學習,對函數具有了初步了解。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針對學生能力及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A、B、C這三份層次(A為優生組,B為中生組,C為后進組),實現“差別對待”。
A組學生:嘗試自己將推導函數y=f(x)中,定義域自變量為任意x1和x2,當x1 B組學生:看懂函數一般性質,并可以嘗試練習相關習題。 C組學生:只要記住函數性質,模仿書中例題,并在作業本上寫出相似習題答案。 各組學生可合作完成預習,通過此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預習效果。 2.2 自主合作模式在課堂中的應用。傳統課堂中,教師通常實施填鴨式教學,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符合中職生身心發展特點。而根據新課改要求及中職生情況,教師應當將自主合作模式應用其中,為學生創建良好合作環境,靈活運用發現法、啟發式、暗示法等方式,激發學生函數學習的興趣,以輕松解決教學重難點及抽象概念教學。 如,在《指數函數》教學中,教師可設置情境讓學生探討“一個細胞分裂后會分成2個,2個再分裂會變成4個,細胞發生此種分裂,經過x次分裂后,可成為y個細胞,請寫出x和y的關系式。”“一個木尺,每次截取一半,截取x次后,木尺剩余y,則x與y的關系式是什么?”并進行以下提問: 問題1:問題中解析式有共同特征是什么。 問題2:它們是否可構成一個函數,若是可以,應該怎樣命名? 問題3:你能對此類函數定義進行歸納嗎?底數a取值范圍應當是多少? 通過對學生進行問題提問,可通過已學知識寫出x與y的關系式,并讓學生進行合作探討,通過觀察關系式特征,對指數函數定義進行總結。學生在合作探討后總結出指數函數定義,不僅可在闡述自己觀點的時候加深對指數函數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2.3 自主合作模式在評價中的應用。對于學生學習情況,教師應當改變以往評價方式,而是將自主合作模式應用其中,有機結合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及小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在函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自覺總結反思,以尋找解決方案,讓學生均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 通過自主合作討論的方式,以學生討論結果及課堂表現為評價依據,不僅可讓學生加深對三角函數的了解,還能激發學生積極性與好勝心。為學生寫評語時,教師也應當利用多變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 總之,自主合作屬于一種新興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在中職函數教學中,不僅可優化教學效果,還能提高學生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情況,正確把握自主合作教學應用方式,以學生為主體,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從而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優秀人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