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貴宇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三岔鎮三岔小學 貴州 遵義 563200)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對現代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新課程改革的發展,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在小學階段,美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需要在美術課堂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元素,同時指導學生開展戶外美術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生活之美,激發美術創作的靈感,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本文中,筆者以小學美術的教學為例,探索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構建的意義極其對策。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美術課程逐漸受到重視,成為學生學習生涯中陶冶情操,提高綜合素養的重要課程。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1 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術創作素材。美術的教育,不是將學生培養成為“畫匠”,而是應當借助美術,讓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發現美,領悟美和創作美。美術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藝術表達形式,生活是美術創作素材的發源地。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教師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在美術的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品位生活,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創作的素材,能夠從美術創作的角度感知生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提高其美術綜合素養。
1.2 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是創新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途徑。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教學課堂,是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所在。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師對美術課程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在教學中,忽視教學的改革創新。同時,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美術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美術創作能力的提升。和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相比,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改變過去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模式,優化小學美術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實現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例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開展藝術寫生活動,有利于改變過去教學僅僅局限于教室的現狀,讓學生在寫生的過程中領略生活之美,并創作出獨特的藝術作品。
綜合以上分析可見: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師應當結合教學需要,積極構建生活化的美術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發展其美術核心素養。那么,小學美術教師該如何構建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模式呢?
2.1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美術創作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筆者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發現:很多小學生對美術創作的興趣濃厚,只是因為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缺乏有效的引導,導致學生難以創作出好的美術作品。而在美術的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生動的生活情境再現,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興趣,提高美術學習質量。如,在教授《我們身邊的痕跡》這一課時,教師利用圖片帶領學生走入生活,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生活不僅有學生學習的資源,而且有學生需要的快樂,有諸多新鮮的事物。為此,教師可以把生活瑣事制作成PPT,讓學生一邊看PPT一邊回想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如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被更好地激發出來,教師便能夠引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教師可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為依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2.2 巧用生活資源,激發美術創作靈感。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美術教學中,有很多生活資源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師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要善于將美術創作與生活資源有機整合起來,巧妙地借助生活資源,優化美術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如,在教授《多彩的拉花》一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應用生活資源,創作有趣、獨特的服飾,進而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課前教師為學生安排任務: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收集生活資源設計拉花。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帶來諸多生活資源,為拉花制作作鋪墊。為了讓學生有充分的靈感,能夠設計出美麗的拉花,教師可應用多媒體展示經典作品,如報紙制作的拉花等。之后,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應用收集的生活資源制作拉花,完成后進行展示。將生活資源合理應用于美術課堂教學,學生能夠感受到美術與生活有機結合的一面,從而更好地培養美術源于生活的意識。
2.3 開展美術寫生實踐,提高美術應用實踐能力。在小學美術的課堂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美術寫生實踐活動的開展必不可少。教師帶領學生開展美術寫生實踐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和習慣,為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和鑒賞能力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教學《四季的色彩》一課中,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手段的應用,給學生展示校園四季之美。然后帶領學生走進校園,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描繪校園之美。這樣的美術寫生實踐,有助于強化美術創作的真實性,豐富美術作品的思想和內涵。除此之外,小學美術教師還可以布置生活化的課外作業,如在《嬌艷的花》教學中,教師布置了生活化的課外作業: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美麗的花朵,結合自己的思想繪畫鮮花。這種生活化的作業,能夠讓學生在觀察之后再行創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應用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教學改革的需要,積極改革創新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提高美術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