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婷
(江西省南昌市出新幼兒園 江西 南昌 330000)
低結構材料具有極高的可創造性,可以隨時改變,組合,一些材料看似單一的,并不存在什么關聯,但是一旦將它們運用起來,進行重組組合,就能變出不一樣的玩法,比如:孩子用輪胎和積木合起來搭建了一個碉堡,大輪胎則是做碉堡的底座,輪胎中間面搭建的積木則是槍口,這時輪胎和積木起到了一個互補作用,這也正是體現了低結構材料的開放性和多變性,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發揮想象,激發創造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低結構材料都適用于幼兒戶外游戲,在實踐中發現易損、易壞、微小的低結構材料不適用于戶外游戲,體積較大、不易被損壞的材料才更適合戶外游戲,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2.1 材料形式和玩法都過于單一,而且大部分只是作為成型玩具的替補和補充,不能更好地滿足幼兒游戲水平的需要,而且大部分幼兒的興趣不高,材料的利用率也是相對比較一般。
2.2 大部分低結構材料來源于廢舊材料,材料的加工相對比較粗糙,大部分外觀都不太吸引幼兒,教師加工主要是認為可以玩就好,而沒有考慮到視覺的美感受,而且所有材料加工都是教師自己完成,嚴重缺乏幼兒對于廢舊材料的自我加工和改造過程,部分幼兒沒有愛護這些材料的意識。
2.3 材料的使用時間和更換時間周期過長,教師一般是事先投放低結構材料,根據戶外游戲情景進行投放,也會自行投放一些相對適合幼兒的材料,幼兒其實對這些材料都有玩了一段時間,有些材料可能會因為玩的時間比較久而影響它的使用率。
2.4 材料種類投放過多,在材料的投放上并不是越多越好,過多過于雜亂的材料往往只會讓孩子走馬觀花式地一帶而過,讓孩子失去選材的專注度,奔走于不停地選擇中,失去了運動的真正意義。
3.1 提供充足的材料。首先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低結構材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廢舊半成品加工而來的,這些材料玩法多樣,造型多變,能夠引導孩子不斷創造新的玩法,豐富游戲內容,因此,要發動幼兒和家長共同搜集多種游戲材料,如飲料罐、大型紙箱、塑料管、輪胎等,充分挖掘社區資源和家長資源,為幼兒戶外游戲提供豐富的材料,不但保證每個幼兒都有足夠的材料,而且也能讓孩子有自主選擇、創新的機會;其次,各類低結構材料種類繁多,為了合理存放和整理投放的材料,便于幼兒自主選擇,自主取放材料,應該專門配備室外大型收納架和玩具收納箱,兼顧幼兒各項走跑跳鉆爬等動作,將游戲材料進行分類擺放。
3.2 注重材料投放的目的性。為了滿足幼兒多種運動技能發展的需求,可先按:走、跑、跳、爬、鉆、投擲、平衡等動作進行運動項目區域劃分,每個區域有一個明確的動作發展目標,然后圍繞這個目標投放相應的材料,讓孩子自己選取、擺放、搭配、組合、建構,如跳躍區提供跨欄、跳跳鞋、彈跳球、羊角球等材料,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材料,進行跳高、跳遠、跨跳,雙腳并攏跳等跳躍動作練習,教師在游戲中認真觀察孩子的興趣、與材料的互動、運動量等等,并及時總結、分析,不斷調整材料的投放,種類由單一到豐富、不斷豐富拓展,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
3.3 鼓勵創新,一物多玩。低結構材料的特性便是沒有固定的玩法,具有靈活性和挑戰性,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組合,教師應該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間,鼓勵孩子根據需要選擇,讓孩子在游戲中不斷玩出新的花樣,如在戶外游戲中,鼓勵孩子自由探索海綿棒的玩法,孩子們有的將海綿棒騎在胯下變成簡易木馬,有的將海綿棒合作圍合成方格子玩跳格子的游戲,有的擺成長長的直線練習走平衡,有的和紙箱結合玩打地鼠的游戲,簡單的材料孩子手中能夠有花樣百出的玩法,孩子在與材料的互動中,不單單是玩法的豐富,更加反應孩子運動能力的提升,通過不斷拓展,將跑、跳躍、投擲、鉆、爬、平衡等一些基本動作練習與游戲多樣性玩法相結合,使戶外游戲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