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十專題的主題是“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這個專題中,習近平總書記概括和肯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階段性成果,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豐富內涵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具體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遵循。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其中,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三者之中,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我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沒有黨的領導,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統一和凝聚起全國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也就無法實現。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都離不開黨的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首先,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是真正能夠代表和緊密團結人民群眾的黨,切實維護和保證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地位。其次,黨的領導是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行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具體來講,就是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黨對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是不一樣的,做到了這四點,就能夠保證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按照《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的要求,積極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我們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這是黨實現正確領導的重要途徑。《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于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于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于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學習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深深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就是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彰顯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鮮明特色。要把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不斷推進黨的改革創新發展進程,努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穩步有序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大力推進協商民主,凝聚發展合力。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了我國的國體,即國家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法第二條規定了我國的政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政權組織形式,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除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還包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樣一套制度安排,能夠有效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能夠有效調節國家政治關系,發展充滿活力的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促進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促進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促進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能夠有效維護國家獨立自主,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福祉。”學習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深深感受到,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與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有著本質的區別,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不適合中國的國情。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是協商民主,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我們必須增強制度自信,發揮制度優勢,提高治理能力,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有效途徑,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法治建設將承載更多使命、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通過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維護憲法權威,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通過完善立法體制機制,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良法保障善治。通過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通過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保證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得到依法正確行使,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夯實依法治國群眾基礎。學習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深深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重要論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創新發展,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布局、重點任務等各個方面,闡明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新時代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三者是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以制度體系來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學習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深深感受到,積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