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思
金秋時節,龍江大地稻菽飄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年豐收來之不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東北地區夏伏旱、連續臺風侵襲給糧食和農業生產帶來挑戰。越是面對特殊形勢,越要穩住“三農”工作。2020年以來,全省上下繼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有效克服疫情影響沖擊,積極應對嚴重自然災害,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讓農民獲得好收成、好收益。即將開啟的“十四五”時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時期,要強化頂層設計,高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
鄉村振興作為推動“三農”工作的強勁引擎,關系到億萬農民的幸福生活,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鄉村振興是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所作出的重大決策,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落實好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和工作部署,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把鄉村振興這篇文章做好,就要正確認識促進產業發展與建設美麗鄉村的關系,在實現鄉村振興既定目標的道路上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實現農民生活和農村環境雙提升。一方面,把握質與量的關系,讓農民荷包鼓。鄉村振興離不開經濟繁榮,經濟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沒有厚實的物質基礎,其他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大農民就業壓力空前加大,這就要著力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進一步解決大產業和小產業、質量與數量的問題,既要有一些頂天立地、帶動全局的大產業,還要有更多那種星火燎原、專精特新的小產業,著力推動新業態加快發展,滿足不同人群需求,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把握保護與發展的關系,讓鄉村顏值高。鄉村振興駛上快車道,山清水秀是前提,綠水青山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應當深刻認識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相輔相成關系,強化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追求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鄉村振興的發展,一定是可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有強烈歸屬感的,而不是污染的、只圖數據亮眼的發展,所做的一切都要經得起歷史檢驗,留下藍天碧水、留下珍貴文化,既無愧祖輩先人,也對得起子孫后代。
鄉村振興是大戰略,內涵豐富、任務艱巨,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要有打攻堅戰和持久戰的準備。要結合我省實際謀深謀細“十四五”鄉村振興規劃,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盡管挑戰不少,但是中國共產黨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決心不會變、讓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生活的決心不會變,鄉村振興定會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底色。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