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旺 劉桓新 姜寶壁
摘要:牢牢把握習近平強軍思想這個根本遵循,著重強化政治、指揮組訓、戰略、科技信息、學習創新等五方面能力培養,提升國防生核心能力建設。立足三位一體,科學培訓方案,在培養目標、培訓內容、教學方法上下功夫。注重教育管理,抓好思想教育引導,強化軍人作風,搭建素質拓展平臺,促進國防生學員的健康快速轉變。
關鍵詞:強化核心;科學培養;氛圍營造
這次國防和軍隊改革,對已經實行20年的國防生制度進行了深度調整,由定向招生、全程培養逐步改為面向地方院校畢業生直接選拔招錄。我校承擔著國防生的崗前培訓任務,需要針對這一調整變化,加強研究分析、拿出對策舉措,不斷推動國防生任職培訓工作健康發展。結合平時工作和思考,我感到,當前應在三個方面努力。
一、學深悟透根本遵循,著力把國防生學員的核心能力搞精準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主席圍繞加強軍隊院校建設特別是人才培養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突出強調要堅持“三個面向”,圍繞實戰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使培養的學員符合部隊建設和未來戰爭的需要,向著部隊、實戰、未來貼近再貼近等等,形成了習近平強軍思想的軍事教育篇。我們院校人研究教育教學,必須要牢牢把握這個根本遵循。首先把培養人才的能力標準搞清楚,通過深入學習和思考總結,我認為,國防生學員任職培訓應著重強化五個方面的能力:一是政治能力。國防生任職培訓培養的是基層指揮員、一線帶兵人,是為黨掌握槍桿子、執掌大國重器的,必須把政治合格擺在首位,強化軍魂意識,堅持忠誠第一,自覺做到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學會從政治上認識、把握和處理問題。二是指揮和組訓能力。這是基層指揮員的看家本領,也是目前國防生學員最為欠缺、最需強化的方面,應堅持教理論、學操作與練指揮相統一,著力幫助掌握領會意圖、研判情況、科學決策、籌劃訓練、指揮控制、應急應變等基本套路和實際本領。三是戰略意識和能力。基層軍官必須懂得戰略全局,開闊戰略視野、打開戰略眼光、強化戰略思維,真正具備世界眼光、國家意識、戰略視野。四是科技和信息能力。這是未來高科技戰爭對指揮員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國防生學員的優勢所在,要加大信息技術和導彈武器前沿高科技知識的灌輸,增強學員運用信息系統和信息化工具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五是學習和創新能力。在信息和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要教育引導學員確立終身學習、動態學習的理念,堅持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不斷增強能力素質,真正超越對手、贏得戰爭,逐步成長為黨和國家需要的大國戰將。
二、立足三位一體體系,著力把國防生學員的培養方案搞科學
建立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和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是習主席著眼實現強軍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國防生任職培訓是承接地方大學四年本科教育和部隊訓練實踐的中間環節,學制雖然只有短短的10個月時間,但時機關鍵、意義重大、標準很高,必須要著眼三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找準職能定位、突出能力重點、定實培訓任務,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才培養方案。一是在培養目標上,適應基層部隊崗位任職需求和學員長遠發展需要。按照部隊骨干軍官和未來領導者的要求,將培養目標調整為“適應建設世界一流戰略軍種、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需要,具備專業技術職務崗位工作能力的合格基層指揮員”。二是在培訓內容上,綜合運用學校教學資源和力量。共同課程增設部隊作戰理論、作戰指揮和軍事體能技能訓練組織課程,專業課程加大裝備原理和操作技能課時比例,及時將部隊建設、戰備訓練、裝備發展等最新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中,確保新穎性、前瞻性和先進性,使培訓更加聚焦核心能力培養。三是在教學方法上,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化課程教材。用好學校兵器陳列館、專業實驗室和原理示教三維動畫、導彈武器系統教學片等資源,積極開展研討式、案例式、互動式教學,著力提升教學質量效益。四是在考核評價上,理論基礎課程采用筆試與口試相結合、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實踐操作課程以課堂表現和操作技能考核為主,力求更全面、客觀、準確反映出學員培訓效果。
三、貫徹寬嚴相濟要求,著力把國防生學員的教育管理搞科學
國防生學員在地方院校學習期間,政治軍事氛圍營造還不夠濃厚,迫切需要在任職培訓期間加強教育管理,夯實打牢軍政素質基礎。一是扎實抓好思想教育引導。國防生學員視野開闊、思維活躍,關注時事熱點、習慣討論質疑,“活”思想比較多,需要在跟進做好習主席思想理論武裝的同時,結合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突出抓好我軍性質宗旨和優良傳統、新時代歷史使命和重要地位作用、礪劍精神和校風校訓等專題教育,著力強化忠誠維護核心、矢志從軍報國的政治信仰信念。二是突出強化軍人作風養成。國防生學員普遍缺乏嚴格的黨規軍紀約束和訓練,平時學習生活相對散漫,需要認真貫徹“一日生活是訓練、管理干部是教官”的理念要求,嚴格抓好法制宣傳教育特別是新“三大條令”學習貫徹,結合開展“戰備月”和作風紀律強化周活動,常態落實點名出操、隊列訓練、拉練演練等訓練科目落實,著力強化軍人作風和戰備意識、紀律觀念。三是積極搭建素質拓展平臺。國防生學員在大學期間普遍參加各類社團和興趣小組,集體學習和團隊意識比較強,需要對接課堂設置,靈活采取設立兼職骨干、開展主題演講、組織課題研討、舉辦兵棋推演等方式,廣泛搭建第二課堂活動平臺,助力學員盡快成長成才。四是重視加強心理疏導防護。國防生學員初入軍營,環境反差大、紀律要求嚴、生活節奏快,普遍會有心理落差,需要特別關注做好心理工作,入學初組織學員進行心理測試掌握底數,邀請心理專家授課輔導普及心理知識,加強重點人員和考試結業、家庭變故等特殊時期的心理疏導工作,著力防止心理問題引發安全問題,確保任職培訓安全順利圓滿。
參考文獻:
[1] 劉榮.如何優化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 J].教育教學論壇,2017(13).
[2] 魏一眾.軍事養成教育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 J].價值工程,2013(01).
[3] 周潔.普通高校軍民融合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對策——基于全國4103名國防生的研究證據[J].現代教育科學,2017(04).
[3] 李煒.高等院校國防生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