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錦明 王玉霞
摘要:公交車不單單只是一個出行的交通工具,亦是中國交通歷史變遷的見證者。每一個時代所流行的公交車車型及圖案也是大相徑庭。甚至在現今,當我們看見那個專屬的符號,我們就能很快的分辨出哪個時期哪座城市的公交車。這就是一座城市流動的名片。
關鍵詞:公交車 模型 設計 創新
從60年代穿梭在街頭的老爺公交車,到90年代熟悉的黃標車,再到如今種類繁多的綠色公交,公交車已然是城市里一道靚麗的風景,見證著城市的變遷,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與感情。而公交車的設計是根據一個地區文化而形成的獨特的藝術。每一個城市也將擁有屬于它們的獨一無二的公交文化。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的公交車也在隨著社會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和創新。公交車不單單只是一個出行的工具亦是中國的歷史變遷的見證者。每一個時代所流行的公交車的車型及圖案也是大相徑庭。
經調查研究發現,許多人更熱衷于跑車等車型的模型,很少有代表著城市形象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公交車模型,這就引起了我們的思考。
公交車,也叫城市客車、巴士或大巴,是專為解決城市和城郊運輸而設計的用車。最早的公交車出現在1829年的英國倫敦,是一輛馬拉式公共馬車。如今,公交車快速發展,它已不再是令人厭煩的擁擠空間,而是感受人與人之間溫暖的移動空間。不同國家和不同城市的公交車文化也體現凸顯了城市特色,公交車不僅是城市的一道風景線,更是城市流動的名片。
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的公交車都具有鮮明的線條圖案作為城市公交的特色文化。公交車的設計是根據一個地區文化而形成的獨特的藝術。公交車不單單只是一個出行的工具亦是中國歷史變遷的見證者。每一個時代所流行的公交車車型及圖案也是大相徑庭。甚至在現今,當我們看見那個專屬的符號,我們就能很快的分辨出哪個時期哪座城市的公交車。這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憶創·模視界以中國的城市公交文化作為背景,通過制作公交模型,然后在公交模型上增加不同城市的公交車外觀圖案,從而更好的推廣城市公交文化。
憶創·模視界追求“新”與“心”,講求“新”心相印。將成語心心相印,進行一語雙關。將第一字的“心”換成“新”,強調說明現今我們愿意去嘗試新興的理念,愿意去創新使項目緊跟時代的需求。我們不單單進行了文化創意,打造之前沒有的市場,我們還將研發屬于我們自己的技術。將不斷開發具有中國特色的公交車模型文創產品。第二個“心”為我們一個真心也詮釋為消費者的一個心。我們的團隊就是為了更加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讓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針對企業客戶而言,我們將設身處地替其考慮,做出代表他們的獨一無二的產品;針對個性化需求的個人而言,我們堅持以人為本,針對客戶年齡、職業、愛好、文化層次等特點,根據客戶主觀方面的個人喜好,“因人而異”,打造只屬于他們的公交回憶。將我們的產品結合我們的初心,讓產品和消費者能夠真正的“新”心相印。
通過3D軟件開發和設計汽車模型,然后再使用3D打印等操作設備制作出汽車模型,然后手工上色,最終制作成品??梢愿鶕€別顧客的需求替如公交車駕駛員或者是和公交有故事的個人特別定制只屬于他們的回憶??梢越邮苄∨慷ㄖ疲瑸橄M者進行單個生產制作。我們采取了UV噴印的技術,可以大大的降低生產的成本。以及基于光固化鋅合金一體成型技術,打造只屬于消費者個人的美好回憶。目前已經采購了六色特種UV噴印機。并用于實際生產。作為業內最先進的上色設備,可以實現在任何材質,任何產品,任何平面,曲面上的六色數控噴油。實現車身涂裝花色的數碼化制作。節約了傳統方式下的大量時間。
憶創·模視界提出的客制化是在傳統模型行業基礎上的客制化,我們的客制化是基于手板制作,通過3D打印和CNC切削實現最低1臺起步的客制化,并且省略了數字建模等工序,具有高效,少量,精細,高度客制化的特點。我們可以定制小批量、小定制類訂單的訂單。
并且會定期將我們設計的車的模型進行展覽展示,讓很多本來對此不了解的潛在客戶提供一個平臺,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車模型的魅力。每一個季度我們將選出最為代表性的作品,向參展者講述相關的模型背后的故事。在后期我們將定期舉行有主題的展覽,如:時光之旅展,展出近幾年來公交車的更替史;暢想展,是一些創新性的車輛的展出,提高參展人們的想象力。
為了學業、為了工作、為了愛情。是的,我們或許會為了各式各樣的理由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為了歡迎你們的到來,一個新的城市總是會給你出示一張只屬于它們的“名片”。來到一個城市下動車和下飛機的第一時間,見到的都是公交車,因此公交車就是這個城市最好的名片。
憶創·模視界希望能夠打造五個“一”:提供一個汽車模型展示平臺,一個汽車愛好者交流空間,一個車模愛好者的拍攝場地,一個汽車文化宣傳的前沿陣地和一群熱愛公交車文化的同好溫馨的大家庭。
參考文獻:
[1] 魏猛. 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整車設計及建模仿真.碩士論文[J],2016年12月
[2] 葛宜元,武賽嬌,楊麗紅,張偉偉,周遠航,周思路. 無人駕駛智能公交車模型循跡、轉向單元程序設計.農機使用與維修[J], 2013年07期
作者簡介:姚錦明,男,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學生;王玉霞,女,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 副教授, 碩士, 研究方向:藝術設計、視覺設計。
項目基金:本文系2019年紹興市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課題,項目名稱:憶創模視界,項目編號:SXSDC201971